一曲和谐共生的颂歌

——《蚌颇阿波》剧本浅析

作者:马庆攀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9日 11:22:53

吴蚌颇,是明代云南临安府左能哈尼族的首领。在明朝洪武年间(1368—1398年)吴蚌颇率领族人开辟荒山,因其贡献被族人推选为长。在明朝初年的一个新米节当天中午,撒玛坝梯田上一派金黄景象,在白雾缥缈中展开了一场关于梯田开垦与民族团结的故事。左能哈尼族头人吴蚌颇与洛恐山哈尼族头人拉娘,以及他们的随从和家人,围绕着梯田的开垦和民族间的互助展开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吴蚌颇展现出他的宽广胸怀和对民族团结的重视,赢得了众人的尊敬和认可。

一、集中的情节冲突

拉娘和虾洛为了学习梯田开垦技术,偷偷来到撒玛坝,但因身份暴露而陷入尴尬。他们围绕着“蚌颇石”讨论梯田的开垦和管理,表现出对吴蚌颇的敬畏。拉娘在观察梯田时,不慎压坏稻谷和踩塌田埂。乍拉作为吴蚌颇的“牛亲家”,在捡拾掉落的知了时与拉娘、虾洛发生冲突,通过对话揭示了他与乍拉的“牛亲家”关系。拉娘表示牛亲家好,并称赞吴蚌颇。策波采花,吴蚌颇与众人互动。哈斗报告水源分配合理,但有人扣烂了田埂。咪喃承认错误,吴蚌颇宽宏大量,安排人帮助咪喃家种梯田。

剧本中描绘了各民族之间的社会关系,如吴蚌颇与乍拉的“牛亲家”关系,这是一种跨民族的友好关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互助和合作。剧本紧密围绕吴蚌颇和拉娘、虾落以及咪喃的冲突,展现出人物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不同民族间的互动和摩擦。哈尼族内部的摩擦,哈尼族和傣族的互助,哈尼族对彝族的帮助集中表现在中心人物吴蚌颇身上,为观众描绘出一幅民族团结互助的友好景象。

剧中拉娘和乍拉之间的争执,但这些冲突显得有些人为制造,缺乏足够的动机和背景支持,使得冲突显得不够自然和真实。

二、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

剧中地点选择、节日背景、场景设置、人物对话、音乐歌唱集中体现了地域性和民族特点。1、撒玛坝梯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是世界上最大的集中连片梯田,是哈尼梯田文化的杰出代表。这片梯田特殊的地理风貌和气候特征是人物活动的特定场所。梯田不仅是哈尼族的重要农业资源,也是其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核心。2、在新米节这一天,哈尼族人不同家族和村寨的人们会聚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庆祝活动,这不仅加深了彼此之间的情感联系,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活力。这不仅展示了当地特有的习俗,也为众多人物出场提供恰当的时机和场所。开秧门、木刻分水是哈尼族的农耕活动,展示了哈尼族的生活方式。3、剧中人物包括哈尼族头人吴蚌颇、傣族乍拉、彝族寡妇咪喃等,这些角色代表了不同的民族,展示了多民族共存的社会环境。剧本中的对话充满了地方色彩和民族特色,哈尼族、傣族、彝族等民族的语言和表达方式,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和交流方式。共同表现出民族间的交流互动,民族文化和谐共存的现象。4、剧本中多次出现歌唱和音乐元素,如童谣、唱段等,这些音乐元素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和民族风格,增强了剧本的艺术感染力。也使剧本表现出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

虽然剧中涉及哈尼族的文化元素,如新米节、梯田等,但对这些文化元素的内涵和意义缺乏深入挖掘,使得观众难以真正理解和感受到文化的独特魅力。

三、口语化和生活化的对话

剧本对话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反映了人物之间的日常交流。不仅展示了人物性格,还推动了剧情的发展,如吴蚌颇与拉娘的互动,揭示了牛亲家的关系,并通过对话展现了各民族间的团结与互助。对话中夹杂着幽默和讽刺的元素,如虾洛对吴蚌颇的误解,以及乍拉对知了的执着,增加了剧本的趣味性。对话中展现了不同角色之间的冲突,如吴蚌颇与乍拉的争执,但最终通过对话解决了矛盾,体现了和平共处的主题。虽然多样化的语言体现出地方民族丰富多元的特点,但是剧中人物的语言风格不统一,有的地方使用方言或音译,有的地方则使用标准汉语,这种不统一的语言风格可能会让观众感到困惑和不适。

四、韵律优美,结构完整

唱词“青山绿水蘑菇房,红日云海稻金黄”“依山开出是梯田,势如龙脊好气象”描绘了哈尼族梯田的自然美景和丰收景象,表达了拉娘对梯田的热爱和自豪感,使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梯田的壮丽和哈尼族人民的勤劳。同时也反映了哈尼族人民对土地的深厚感情。增强了戏剧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观众更容易融入剧情。

童谣伴唱营造强烈的氛围,能引起观众共鸣,让剧情回环照应,结构完整。在剧本开头,童谣声中启幕,天幕上有撒玛坝梯田一派金黄景象,白雾漂缈,这些元素共同营造了一个美丽而神秘的场景。在剧情高潮部分,幕后童谣伴唱再次响起,配合舞台上的动作和台词,增强了戏剧冲突和情感张力。在剧本结尾部分,幕后童谣伴唱再次响起,配合舞台上的造型和落幕,使整个剧本有一个完整的收尾。童谣伴唱中提到的“梯田大,哪块大?哈尼梯田撒玛坝,天下第一大”等内容,呈现出一种积极向上乐观的态度预示着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的到来并对人性的美好抱有信心。强调了哈尼族梯田的重要性和美丽,突出了民族团结和勤劳智慧的主题。

剧本深入展示了该社区内部以及不同族群之间的社会结构、关系和互动。塑造宽容和善,有智慧,有强大的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的吴蚌颇;务实和勤奋,勇敢和直率的拉娘;有深厚的母爱和坚韧不拔的精神的咪喃。这些人物共同构成了一个充满互助、团结和智慧的撒玛坝梯田生活场景。面对矛盾和冲突,哈尼族人民通过开放的对话、相互尊重以及寻求共识的方式,逐步化解了分歧。剧本唱出一曲和谐共生的动人颂歌。

责任编辑:段灿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