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嘱托担使命 砥砺前行促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泸西河口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

作者:赵婧汁 李萍珍 崔娜 杨文广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7日 04:05:20

连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在泸西县、河口县引发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倍感振奋、斗志昂扬。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奋发的姿态和更加有力的举措,锚定新目标、砥砺新征程,奋力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让我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在新时代文旅融合发展中的重要意义。”泸西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王颖婷说,目前,泸西县有不可移动文物196处、可移动文物1000件,有47个非遗项目、101名传承人。王颖婷表示,将贯彻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泸西文化品位和历史底蕴为基准,积极推动“文旅+”业态融合,推出一批文物古迹景点,拓宽文物的可利用渠道,做好外延构建,利用饮食、音乐、舞蹈、非遗、文旅活动等,助推旅游业发展,打造富有特色、具有影响力的文化节庆品牌,让“文化+”绽放“艺”彩,让历史文化遗产更具“浓度”。

“多年来,泸西县在守牢粮食安全底线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好高原特色现代农业,把‘土特产’真正打造成富民强县的‘金字招牌’,泸西蔬菜总产量和人均蔬菜产量连续多年居全省第一,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稳步发展,农民增收基础不断夯实,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持续提升。”泸西县农业农村和科学技术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树荣表示。

“将围绕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目标,严格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州工作要求,聚焦促增收、守底线、美环境,着力提升群众生产生活水平,坚决打好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攻坚战,持续推动高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不断深化乡村建设和治理,全面推动泸西县‘三农’工作再上新台阶。”李树荣说。

“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到云南考察,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泸西县金马镇石缸冲村委会主任谢彦能表示,将立足本地实际,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持续高质量引领培育发展特色产业,通过合作社内联优服务、外拓增质效,引入中药材、蔬菜等附加值较高的产业,进一步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充实群众的“钱袋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与群众交流时说‘云南咖啡还是代表着中国的’,这让我联想到泸西的特色农业产业——小香葱。”泸西县小香葱联盟协会党支部书记刘玉红说,目前,泸西县共种植小香葱13.5万亩,复种45万亩次,年产值达35亿元,已成为国内单品种植面积最大的香葱种植基地。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为泸西县小香葱产业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协会将瞄准“国际餐桌”,锚定“绿色标准”,强化群众主动和产业联动,为泸西县小香葱产业做大做强贡献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强调,引导各族群众自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河口县作为多民族聚居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始终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不断巩固各民族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的重要讲话,为河口县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河口县民族宗教事务局文化教育科负责人李成凤表示,将通过不断加强队伍建设、宣传引导,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和宗教事务管理工作,为河口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边境地区和谐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近年来,河口县立足沿边开放优势,依托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深耕边境游与跨境游市场,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指明了方向。”河口县文化和旅游局市场管理科负责人阮蕾表示,将利用河口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结合边境风光和少数民族特色,发展边境旅游、乡村旅游,重点培育“旅居康养”新业态,不断深化与周边国家的旅游合作,打造更具特色的边境旅游产品,提高河口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前来旅游。

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指出,云南生态地位重要,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筑牢我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

近年来,河口县以生态制度、生态安全、生态边境、生态口岸、生态经济为核心全力构建生态文明建设体系,相继建立了跨境生态安全研究中心、国内首个县级极小种群植物园,荣获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天然氧吧”等称号,为创建河口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奠定了坚实基础。“河口县既是全国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县(市)之一,又是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要保护区。”红河州生态环境局河口分局党组书记、局长罗婧菲表示,将持续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根本遵循,聚焦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对标中央要求,大胆实践、守正创新,坚决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决守好边境生物多样性宝库,维护国内国际生态安全,守住国门绿水青山,筑牢边境生态安全屏障。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