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杨钰尼回乡宣讲——

让民族文化在创新中迸发旺盛活力

作者:黄翘楚 罗桂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9日 04:54:50 来源:云南日报

“文化传承与民生发展要紧密相连,才能激发强大的生命力,非遗可以成为乡村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器。”3月24日,全国政协委员、红河县钰尼文化艺术传承中心校长杨钰尼到红河县乐育镇宣讲全国两会精神。

宣讲现场,杨钰尼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紧密结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民生保障、乡村振兴等方面内容,分享自己在全国两会期间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并结合工作实际谈了新打算、新举措。

“在推动民族特色刺绣融入服装定制的过程中,我看到曾将刺绣当作业余爱好的奶奶们、街坊邻居们,靠着这门手艺改善了生活,日子越过越好,更坚定了我传承民族文化的信心。”杨钰尼说,少数民族刺绣不仅给老百姓增加了收入,更实现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全国两会期间,杨钰尼委员走上了“委员通道”。“正如在委员通道上说的,‘传统文化不能仅靠静态保存,要在时代浪潮中蓬勃生长,非遗保护不是仿古工程,而是持续创新的青春事业’,我们下一步也将继续加强非遗进校园,将传统的歌舞文化元素融入影视作品、音乐专辑,提升民族文化知名度和吸引力,拓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路径,让民族文化在创新创造中迸发更旺盛的活力。”杨钰尼说。

村民们认真聆听,不时提问交流,现场气氛热烈而融洽。“钰尼把我们的彝族绣品带去了北京,让更多人看到,受到很多人喜欢,我特别高兴。”云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刺绣)代表性传承人白小柏说,彝族绣品是彝族妇女的智慧结晶,用一针一线诠释着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自己将立足本职不断壮大传承人队伍,推动民族文化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续写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精彩篇章。

(转自2025年3月28日《云南日报》第二版)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