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共同体 中华一家亲 | 红河这个村庄“了不得”!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09日 08:46:50
图片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民族就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习近平总书记给普洱民族团结誓词碑盟誓代表后代的回信在红河大地引发强烈反响,红河州十一个世居民族群众备受鼓舞,决心要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回信精神和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强大动力,牢记殷殷嘱托,心手相牵,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主线、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努力推动红河州实现高质量发展。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平台开设“我们都是收信人”栏目,全方位报道全州各族人民群众把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牢记心间、融入血液,共守祖国疆土、共建美好家园、共同团结奋斗的新时代故事。

入秋后,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梯田迎来了一年中的旅游旺季。
走进元阳县新街镇阿者科村,“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的生态系统在此生生不息,构成一幅动人的绝美画卷,无数游客纷至沓来。  

图片
俯瞰阿者科村 元阳县委宣传部供图

“过去,村子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许多青年都选择外出务工,村寨附近的梯田无人耕种、蘑菇房渐渐失去生活气息,村民们守着绿水青山却换不来金山银山。然而,随着村里发展了乡村旅游,成立了旅游公司,我们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的愿望,我们的寨子也因为留住了人而变得越来越好。”如今,村民高美华已经成为了阿者科村的导游,每当有游客到访,她总会带着对家乡的深厚情感,为大家讲述这个哈尼村落蝶变新生的故事。

图片

干净整洁的阿者科村

阿者科全村65户481人均为哈尼族,因其保存完好的“四素同构”生态系统和独特的哈尼传统民居聚落景观,成为哈尼梯田遗产区5个申遗重点村落之一。守护哈尼梯田的“活态”遗产,保护与发展需要并驾齐驱,协同推进。

图片
保继刚教授(右一)与专家组走访考察

2018年,中山大学保继刚教授团队应元阳县政府邀请,调研并编制了“阿者科计划”,以“房、人、田”为基础,65户村民以蘑菇房、梯田、户籍等入股,带动全村村民参与发展乡村旅游,旅游收入归全体村民所有,并特别强调了4条底线——不租不售、不引进社会资本、不放任本村农户无序经营、不破坏传统。通过利益分配机制与遗产保护细则的绑定,“阿者科计划”将民族团结进步、乡村振兴、传统村落保护、文旅融合发展、农耕技艺传承“五位一体”同步推进、协调发展,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打开了新的突破口,实现了遗产保护与旅游可持续发展,让传统的哈尼族村落发生了新变化。

图片
阿者科村游人如织 张绍全 摄

有益的探索打破了当地群众“守着宝贝过穷日子”的困境,一批批外出谋生的村民纷纷回到家乡,守护心中的那抹“乡愁”。村民高美华回到了她日夜思念的家乡,成为了一名售票员和导游,向游客讲述着哈尼文化,见证着阿者科的变迁。‌年轻的哈尼族小伙马有德在大学毕业后也回到了阿者科,用他大学所学的旅游管理知识,为家乡的旅游发展增添了更多新意。

图片
阿者科村第十次乡村旅游发展分红大会现场 张艳 摄

今年7月,阿者科村迎来“阿者科计划”实施以来的第十次乡村旅游发展分红大会,村民们满脸幸福地排起长队,依次签字、按手印,领取属于自己的生态红利。截至目前,阿者科村共接待国内外游客17.72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459.52万元,户均累计分红超过3万元,哈尼人世代守护的“绿水青山”终于成为了“幸福靠山”。这个深居大山的小村落,也因为文旅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让更多游客所知晓,拉近了各民族间的情感距离,增强了各族群众间的文化认同,促进了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

图片
阿者科村坐落在梯田中 龙俊 摄
以梯田为纽带
阿者科村将
保护利用、乡村振兴、
产业发展、品牌打造相结合
全方位推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共同谱写和谐发展的新篇章
如今的阿者科村
已呈现出
文化靓、生态美、人和谐的
繁荣景象
这里不仅是一个美丽的旅游胜地
更是一个民族团结进步的生动课堂
记者:车安达
未署名图片来自红河州融媒体中心资料库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