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倮欧滨森林公园步行栈道
在绿春县城东郊、神秘林地阿倮欧滨附近苍翠的松柏和梨树下,长眠着三位优秀的文艺战士,他们是原红河州歌舞团声乐演员高美琼、舞蹈演员周敬谊、管乐演奏员韩全国。
绿春县城
二十多年过去了,提起这三位演员殉职的那一幕,时任州歌舞团舞队女班班长的杨昭琼大姐惊魂未散。因为我们常在一起参加个旧地区文艺界联谊活动,加之那场定格在州歌历史上空前的罹难发生在我的家乡绿春,那一段艺友们生离死别的故事被我在某一次不经意的闲聊中抖出来。出于对战友的缅怀,杨大姐强忍着心灵的创痛,娓娓讲起她一生中最不堪回首的往事。
1975年5月15日,渴求精神食粮的边陲人民永远铭记着这个悲痛的日子。
雨后的纳卡河水流湍急,浊浪翻滚。在绿春县乡村巡回演出的州歌舞团演员们带着行李、道具,一路欢歌笑语,来到纳卡河吊桥边歇脚,准备从这儿渡河,到对岸的山寨演出。当时绿春县境内的现代交通设施只有他们身后那条晋思公路,演员们只好开动双脚,把亲手创作的文艺精品连同自治州党委政府的深情厚谊送到村村寨寨。由于整天跋山涉水,许多演员的脚底板磨出了血泡和鸡眼,晚上还得忍痛面带微笑坚持演出。来到纳卡河边的时候,舞队女班班长杨昭琼脚底板的鸡眼痛得十分厉害,走路也相当艰难。为了在天黑以前赶到山寨,其他演员让杨大姐先走一步,说他们很快就会追上来的。杨大姐一拐一瘸地踩过吊桥后刚要爬坡,猝然听到女演员们撕心裂肺的尖叫声。她回头一看,吊桥在疯狂地摇曳着,已经上桥的三个演员身体失去了平衡,相继坠入河里。其中一位男演员被随即坍塌的桥墩击中,鲜血从他的头部喷涌而出,顿时染红了纳卡河的水。那些舞台上的佼佼者,面对汹涌的河水,眼看被死神卷去的战友随急流越走越远,除了如震撼天雷似地哭喊而外别无他法。
险情通过牛孔公社传到绿春县委,县乡立即组织发动纳卡河沿岸各村寨的民兵,在泗南江、李仙江一带搜救。由于河水越往下越大、越往下越浑,加大了搜救工作的难度,两天过去了,搜救人员一无所获,三位演员几乎没有了生还的希望。搜救人员用藤条织成特大的网袋,在河水所经过的河段层层堵截,几天后,终于在李仙江河段捞出三位演员的遗体。天哪!人的生命在这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竟是如此的脆弱。
出事后,州歌演出队奉命撤回绿春县城,噩耗也很快传遍了县城附近的各村寨。对于不久前看过州歌舞团演出的当地哈尼族、彝族群众来说,高美琼演唱的《阿波毛主席》和韩全国那悠扬又欢快的笛声还回荡在耳际,周敬谊那优美的舞姿仿佛闪现在眼前,仍陶醉在那种高品位的精神享受之中,说什么也不肯相信他们都已溺水身亡。于是,将信将疑的目光投向住在县政府招待所的州歌演员们身上。从那一茬皮细肉嫩的青年中,一位哈尼族老大妈认出了杨昭琼大姐,并从她惊魂未定的神色中证实了一切。酸楚的泪水禁不住从老人的眼皮缝中渗出来,她从背箩里翻出一个鸡蛋递到杨大姐手中,用哈尼语安慰道:“别怕,孩子,拿着这个鸡蛋,你就会坚强起来,妈妈为你招魂了。啊!”虽然杨大姐听不懂老人在嘀咕什么,但她点着头收下了老人的一片慈爱,这就是哈尼老人从内心深处对生命的呼唤。
绿水无言,青山含笑。如今的红河州歌舞团荣列哀牢大地出土的三大品牌(红烟、红酒、红歌)之一,被中央首长美誉为北有“乌兰牧骑”南有“红河轻骑”。
每逢清明时节,绿春的中小学生都自发地组织团队活动,到这三位演员陵前扫墓。记得1985年春节前夕,我们还在念中学,州歌舞团派出庞大的阵容到绿春慰问演出。这时离清明节还有一段很长的时间,然而,随团演员们为十年未见长眠在绿春的三位战友敬献了花圈,在高美琼、周敬谊、韩全国的墓前肃立默哀,以饱含深情的泪水祷告红土下的亡灵;安息吧!亲爱的战友,你们把最宝贵的青春祭献给了自治州的河流山川,谱写了生命的绝唱,《绿春县志》永远记载着你们从艺生涯乃至生命的最后历程,全州的父老乡亲永远铭记着你们服务人民、献身艺术的高贵品格。
(原载于《红河日报》2002年2月27日文艺周刊)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