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效推动防消联勤工作,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立足实际,探索推行常态化防消联勤工作机制,着力提高队伍综合能力,切实筑牢社会火灾防控屏障。
盯重点
严抓隐患整治,消除火灾隐患
消防监督员带领消防救援站,“一队一站”等人员深入单位,依托固定消防设施和自动灭火系统开展消防监督检查培训,通过现场教学、结对帮扶等方式,提升消防救援人员的防火检查水平。利用“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检查”等方式积极开展防消联勤行动,对场所消防车通道、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门窗是否设置影响逃生和灭火救援的障碍物,疏散指示标志、消防应急照明、消火栓、灭火器等消防设施是否完整好用等情况进行检查指导,引导单位隐患自查,对发现存在的火灾隐患进行登记造册,帮助单位制定合理的整改方案和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确保做到“静态”火灾隐患全面消除,“动态”火灾隐患可防可控。
强宣传
提高全民意识,营造良好氛围
消防救援站、“一队一站”、消防志愿者同步常态化开展社会面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通过“集中培训”进企业、“走街串巷”进商户、“敲门入户”进家庭等形式,发放三语消防安全知识读本、电动自行车宣传册、消防围腰等宣传品,普及防火常识、家庭火灾逃生自救方法,宣讲电动自行车“进楼入户”“人车同屋”“飞线充电”的危害性和灭火器等常见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和自防自救能力。边检查、边宣传,指导群众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积极灌输“防”大于“灭”的思想,耐心向商户、店员及群众讲解违规住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引导商户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定,主动整改火灾隐患,进一步扩大消防宣传的覆盖面,提高广大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
攻难点
瞄准熟悉演练,提高应急技能
将辖区单位熟悉演练与防消联勤工作有机结合,以“六熟悉”为基础,联合“一队一站”定期深入宾馆饭店、学校、医院、商市场等场所开展“六熟悉”和实战演练,对单位内外消防通道、道路水源、重点部位、消防设施位置及数量、安全出口及疏散通道位置加强熟悉,并进行信息采集,全面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制定完善应急灭火救援预案,查找灭火救援行动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安全注意事项,进一步提高消防救援人员对重点单位场所的熟悉程度,确保一旦发生险情能够快速有效处置。同时,加强与各乡镇(街道)“一队一站”,社区及社会单位微型消防站之间的联勤联动,加大对重点领域熟悉演练,定期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实地化”应急演练,有效提升协同作战和应急处置能力。
责任编辑:段灿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