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全州实有经营主体54.58万户,同比增长12.3%;营商环境位居全省前列,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实现圆满收官;实际利用外资完成率居全省第一,跨境电商贸易额突破4亿元……一组组亮眼数据背后,是红河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的生动实践。
从“政策精准滴灌”到“服务暖心保障”,从“法治硬核护航”到“开放联通世界”,红河州以“贴心服务、真心办事、放心投资”的营商红河品牌,吸引企业“用脚投票”,推动地区生产总值、市场主体数量等关键指标连续跃升。红河州正以一场深刻的营商环境变革,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贴心服务:从“政府端菜”到“企业点单”
对经营主体而言,时间就是效益。
“来到红河州投资,我们真切感受到服务的温度。”红河邦德新材料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茂洁说,在创造洽谈1周签约、3个月建成投产的“红河速度”后,公司目前已成为国内光伏、半导体石英坩埚制造行业的“领跑者”。为助力企业发展,红河州用足用好增量和存量政策给予支持,在项目审批等流程中提供高效服务,推动企业快速成长。
红河州将政策供给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先手棋”,围绕新材料、高原特色农业、跨境贸易等主导产业,制定出台《红河州打造一流营商环境三年行动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明确工作方向与目标,将责任层层压实,多维度为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支持。全州围绕壮大资源经济、园区经济、口岸经济,全力打造12条产业链,产业发展质效稳步提升。2024年,产业投资同比增长21.5%,占全州总投资的63.4%,增速高于全省19.3个百分点。
积极开展“送政策、进企业”活动,深入企业一线进行详细讲解,线下设置155个惠企政策“一站式”服务窗口,推出194项惠企清单,累计精准推送税费政策等信息414.33万户次,让企业及时了解并享受政策优惠。
“速度”是营商环境“硬核”实力最直观的体现。红河州持续在“快”字上做文章,不断刷新“红河速度”。红河州秉持利企便民原则,在全省率先推行“一证即办”改革,103项事项凭身份证或营业执照即可办理,累计为企业减少成本1615万元;26个“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实现“集成办”,全州政务服务中心线上发布办事指南20382项,事项网上可办率、承诺办结时限压缩率、即办件率分别达99.94%、77.84%、57.11%,615项事项实现“自助办”。
红河州高度重视政企沟通,搭建多元化沟通桥梁。自2023年7月起,州委、州人大常委会、州政府、州政协四套班子主要负责人轮流主持,常态化开展“政企面对面”活动,零距离倾听企业诉求,累计开展48期,解决300家企业585个问题。
2024年新增州政府副州长领衔开展“局长坐诊接诉”活动5期,推动解决42家企业67个问题。13县(市)通过开展“千企万商大走访”“特派员助企攀登行动”等各类活动,帮助企业解决诉求1300余件。
同时,规范投诉举报处理工作,通过多种渠道健全“接诉即办”机制。2024年,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满意率达97.69%、政务服务好评率达99.99%;营商环境投诉举报平台受理线上投诉件334件,办结326件。
当审批“图章”变成服务“印章”,当企业“拼资源”变成政府“拼服务”,红河州正在将“有呼必应”的“店小二”精神转化为企业“如鱼得水”的发展新生态。
真心办事:以改革“硬举措”优化发展“软环境”
走进位于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的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繁花似锦、绿意盎然的厂区令人眼前一亮,在生产设备、生产技艺改造一新的电解、合金车间,技术人员和来回运转的转运车辆有序作业。“企业的绿色转型,离不开当地政府的帮助与支持。”云南云铝润鑫铝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新华表示,随着一个个涉企急难愁盼问题的解决,企业发展信心更足了。2024年,公司高端合金产品占比创历史新高,合金产品100%交付“零投诉”,整体盈利能力实现历史性转变。
这是红河州营商环境不断优化的一个生动写照。红河州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完成6次市场准入壁垒排查清理;率先推行招标文件编制负面清单,保障企业公平竞争;“两禁止两取消一推行”改革成效显著,2024年,为投标企业节约投标成本6519.01万元,释放资金3.27亿元。
法治护航,让企业轻装前行。红河州严格贯彻《云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规范涉企行政检查,落实“企业安静期”,政府部门面向企业的督查检查考核事项清单从142项减至37项。推进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不罚、首违轻罚。推进智慧法院建设,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2024年前三季度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26亿元,增长率达547%,排名全省第二。
开放合作,拓展发展新空间。红河州发挥沿边开放优势,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制度,出台服务机制。2024年实际利用外资3898万美元,居全省第三,完成率排名全省第一。
跨境智慧口岸建设加速,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广,河口口岸成为“一站式”通关服务试点口岸,率先开展边民互市贸易改革试点并在全省推广。2024年全州口岸进出口货值、货运量居全省第二;出入境人员超600万人次,居全省首位。
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对标营商环境“第一方阵”,承接赋权43项,制定服务企业清单。2024年,“两区”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834.7亿元、增长5%,企业营业收入1007.1亿元、增长6.1%,迈入全省千亿级园区行列。
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河口边合区)推动多项改革试点,实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推进跨境电商等模式,吸引92家跨境电商企业入驻,2024年完成货物交易量7.95万吨,实现贸易额4.23亿元。
规则透明、竞争有序,执法公正、权责分明,司法高效、权益有盾,红河州以法治为基石,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打造出一个公平、透明、可预期的企业发展“绿色生态园”,为创新赋能,为发展护航,为经营主体筑牢权益“保护墙”。
放心投资:要素“全保障”激活产业“新动能”
2月底,云南红河蓝莓大会在弥勒召开。大会期间,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合作意向与签约成果充分彰显了红河蓝莓产业发展的“莓”好“蓝”图,更释放出红河营商环境“优”的强劲信号。
在蓝莓产业发展中,稳定的政策环境坚定了产业发展壮大的基础。红河州出台了《关于加快构建政策体系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文件,整合审批环节。2024年,全州超100家蓝莓种植企业落地,成为全国大棚基质盆栽蓝莓主产区。
红河州落实云南省政商交往清单,规范政商交往行为,构建亲清政商关系。同时,在土地、能源、金融、人才等要素保障方面下足功夫。
——在土地供应上,推行开发区工业项目“标准地”出让,2024年出让“标准地”10宗626.82亩,保障企业项目落地。
——在能源保障上,红河州全域实现160千瓦及以下小微企业办电“零投资”,2024年累计节省用户投资3228万元。推进重大能源项目建设118个,完成投资123.86亿元,为产业发展提供能源保障。
——在金融支持方面,人民银行红河州分行有效传导货币政策,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截至2024年末,红河州各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8.07%,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5.76%,增速居全省第一。
——在人才保障上,自2022年实施“红河奔腾”人才计划以来,采用“政府+市场”双轨引才模式,搭建全方位引才网络,累计发放“红河惠才卡”超600张,建成人才公寓1500余套,招引298名优秀人才。
…………
在红河州,类似的营商服务举措不胜枚举,一项项“硬措施”托底显效,不断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为企业“解绑”,为群众“解绊”,为发展加速。
红河州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如今的红河,政策有温度、办事有速度、投资有保障,形成了优势叠加、动能澎湃、生机无限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面向未来,红河州将继续以“优”无止境的追求,为高质量发展书写更澎湃的篇章。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