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五味杂陈的旅程
而撒撇之味
就如生活回甘的鲜活写照
在袅袅烟火间
它与白芹夫妇的故事
由此开篇
五合傣族聚居在河谷临水区域
这里气候炎热,雨水充沛
受此气候影响
傣族人民创造出了各种美食来缓解湿热
撒撇便是其中之一
五合傣寨何时出现撒撇
已无从查证
但它的故事
要从 1998 年新保腾公路通车说起
这一年
对于白芹夫妇而言意义非凡
五合乡联盟村佟家庄
因公路的开通
一跃成为公路沿线热闹非凡的村寨
也开启了夫妇二人的撒撇 “回甘” 之旅
早年间
夫妇二人都以打零工和种地谋生
生活窘迫
偶然间听闻撒撇这一独特的美食
在白芹姐姐的鼓励下
白芹怀揣着忐忑踏上学做撒撇之路
学有所成之后
便贷款开启了自己的撒撇创业之路
在1998年4月联盟村佟家庄
举行的第一届龙川江傣族泼水节上
他们制作的撒撇顷刻售罄
深受大家的喜爱
这也更加坚定了夫妇二人做下去的决心
20多年来
在五合乡联盟村佟家庄的街子上
都能看到白芹夫妇忙碌的身影
对他们来说
撒撇不仅是生活的来源
更是文化的传承
白芹爽朗地笑着说:“苦日子越过越甜,我这人要强,再困难的事也要做好。”
现在
白芹的侄儿也开始做撒撇
夫妇二人毫无保留地将制作技艺传授给他
从切碎韭菜、制作干巴
到剁碎肉泥、精选苦肠
每一个环节看似简单
却都是美味的关键所在
他们还带动周边群众一起致富
站在自家的三层楼房上
白芹指着远处宽敞的院房
“那家跟我学做撒撇,赚了钱盖起了新房”
言语间满是自豪
这便是传承的力量
虽已年近 60
白芹依然爱笑健谈
他们秉持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的理念
让“龙江撒撇” 声名远扬
使其成为五合
傣族饮食的经典品牌
如今
五合乡通过成立美食协会
召开 “龙江撒撇” 经营户座谈会等方式
共同维护 “龙江撒撇” 这一品牌
将这份独特的文化代代相传
时间与味觉交织
诉说着岁月的故事
这条撒撇 “回甘” 之路
不仅带来了财富与梦想
更走进了人们的心田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