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远:高原上的“芝加哥”

作者:杨杨 发布时间:2024年10月30日 10:04:28

在云南,开远也许是最另类的一个城市,曾被诗人于坚誉为云南的“芝加哥”。因此,我们很容易对它产生错觉,甚至对它敬而远之。在我看来,现今的开远市与东欧大地上的某些小城有一点相似,规模不大,却有几分传奇的历史和独特的韵味。它的新城与老城融为一体,一些具有法式建筑风格的黄房子,隐现在街道两旁的绿树丛中。一些古树常常占据在狭窄的街巷里,树干苍老而树盖却郁郁苍苍。一条名叫泸江的大河穿城而过,横跨江上的既有清代乾隆年间的三孔石拱桥——南桥,又有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建造的世界上单孔跨度最长的空腹式石拱桥——长虹大桥。从城区至郊区,白天至夜晚,都好像散发着某种神秘的气息,同时又蕴含着一种安宁祥和的气氛。

这里市民大多是工人及其后代,据他们说,这里的人一开口说话,就能表现出明显的口音——“本地话”、“铁路话”、“电厂话”、“解化厂话”和“汽车总站话”等等。其实这些口音并没有什么显著特征,它们都是杂交语言,软的、硬的、高的、低的、清的、浊的、长的、短的……南腔北调,应有尽有。比如说“电厂话”,那可是开远最复杂的一种口音,因为厂里的职工有来自本省昆明的、大理的、楚雄的、石屏的、建水的,也有来自成都的、重庆的、东北三省的,各地的人长期生活在一起,又会“发酵”成包含某种相同音素和语素的口音。开远人就能根据那些微小的差别,敏感地辨别出对方是属于城里的哪一个“工业部落”的人。但他们与本地的彝族、哈尼族、苗族、壮族、回族群众的口音就有明显的不同了,可他们之间好像一家人似的,不分那些是外来者,那些本地人,他们的言行举止,也不失一座边地移民城市的大度、包容、自信和优雅。 

除了口音,这座城市最“另类”的显著标志,就是那些从各类工厂里高高耸起的大烟囱,无论是至今仍理直气壮地冒着白烟或青烟的,还是早已熄灭了内心烈焰的高高矮矮、粗粗细细的大烟囱,都成了这座城市的最重要的天际线,它们似乎在“显示”着这座城市对于现实世界的一种贡献、一种气象和一种壮美。

陶家淇 摄

翻阅这座城市的历史,可知这里曾是一个被称为“阿迷州”的古城,明清以来修建的那些高大厚实的城墙与那些展翅欲飞的城楼古阁,也曾是这个古城最美丽的天际线,它们不仅给这座古城带来了安全感和幸福感,而且那些灵动变化的飞檐和凸凹的女墙,让人们感悟到了这片边地的恢弘和神秘。

随着火车的鸣叫声,这座古城的宁静被打破了,过去马帮无法运送的大型机械设备——一台英国制造的蒸汽直流发电机,于1916年,出现在阿迷古城。城里的通明电灯公司迅速把近代文明最重要的标志之一的电灯,令人惊骇地送入开远的千家万户,让开远变成了一座罕见的“光明之城”,而那时内地的多数城市还在烛光和油灯的笼罩之中。

1937年,德国西门子公司制造的两台“庞然大物”——896千瓦的水轮发电机,又通过轮船运抵越南海防,再经过滇越铁路运到开远。四年之后的1943年8月1日,南桥水电站开始发电,通过一条条铁塔架起的高压输电线,源源不断地为个旧锡矿、火车站、大成公司电石厂、老百姓碾米磨面和日常照明供电。可以说,这个水电厂为开远的近代工业发展提供了最早的“动力”,那是一种无形无影而又威力无穷的“神力”,推动着开远大胆地往前走,往前跑,往前冲。

开远的另一种重要“动力”来自小龙潭的露天煤田。那里堆积着一种黑褐色煤炭,质轻而细密,外形极像柴碳,因此被老百姓称为“柴煤”。在小龙潭一带,这种优质煤多得叫人无法想象,它们争先恐后地从土里冒出头来,露出了它们黑褐的“真容”。有的没机会冒出来,就忍不住在地下“自燃”,形成了一口口奇异的“火井”。在明初以前,老百姓面对这些奇怪的东西,并不知道有何用途,后来有人从那些红焰焰的“火井”里得到启示,知道了它们的妙用——可以用来代替柴禾烧火做饭。于是就开始重视它们,不仅使用它们,还把它们背到集市上进行买卖。到了民国初年,小龙潭煤田的“真相”最终被一些有胆识的商人识破,开始组织开采,并人挑马驮的运往昆明、蒙自、个旧等市场,与千家万户的生活和锡矿的开采发生了紧密关系。待到滇越铁路通车之后,这些廉价的“柴煤”开始露出了“乌金”的本来面目,它们从铁轨上走得越来越远,价格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大了。

陶家淇 摄

从那时开始,这个土旧的边陲古城开始变得富裕起来,洋气起来,这里不仅店铺连连,商号林立,还来了为数不少的法国人和一部分越南人。这些外国人是滇越铁路上的“游荡者”,他们走遍了铁路沿线,发现只有“阿迷”古城是他们的“安乐窝”。此后,古城里有了法国人的周末俱乐部,有了万国旅社和洋酒楼,有了医院、公寓和球场,有了办公署、水塔、防洪沟和防空洞,有了洋碗、洋伞、洋刀、洋火、洋碱、洋烟、洋酒、洋袜子。在这里还可以吃到正宗的咖喱鸡、猪排、牛排、三明治、咖啡等。这一切逐渐打破了开远这个古老、平静、祥和的边城气氛,在靠近火车站的地方,甚至出现了一条响当当的“洋正街”。

在旧中国迎来了新的时代之后,许多古城依然保持和迷恋在自己悠闲的状态中,开远却通过那条在云南历史上始终“荒诞”的铁路,神奇般地接受了各种有利于自己生存和发展的“新生事物”,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新工厂、新市民、新科技和新思想,最早体验和享受到了近代工业文明所带来的实惠。

也就是在那个距离我们不太遥远的时代,高耸入云的大烟囱,上面浓烟滚滚,下面机声隆隆,车来人往,干劲冲天,是一个新生国家最迫切的梦想。这可不是一个“幽默”故事,也不是一个带着几分荒诞色彩的“传说”,因为明亮的电灯、乌黑的煤炭、高大的烟囱、巨大的工厂和众多的工人,正是那个时代最激动人心的新生事物,也是那个时代最动人的文明符号。

其实,开远早就是一座“明亮”之城,也是一个火热的“乌黑”之地,新生的共和国正需要这样的城市为别的地方带去更大的光明和更多的温暖。因此,在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和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中,都出现了开远的名字,一个是开远发电厂,另一个是小龙潭发电厂。它们都是两个大型的火电厂,而且兴建的时间也相距20年,但它们都是与云南乃至国家的经济发展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其地位和作用都非同一般。

开远发电厂于1955年5月开始兴建,占地面积达450多亩,总投资7350万元。是当时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云南省第一座半自动化中型燃煤凝气式火力发电厂。兴建初期,苏联曾先后派出了两批专家共23人,奔赴开远参加援助建设。所有的机器设备从运输开始到安装调试都由苏联专家指挥完成。这个电厂建成后,其发电量占整个滇南电网总发电量的81%,成为滇南电网的一股巨大的“神力”。

陶家淇 摄

小龙潭发电厂是继开远发电厂之后,再次纳入国家第六个五年计划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也是为了更新换代,逐渐替代已渐渐步入暮年的开远发电厂而实施的一大举措。这个新型电厂于1975年开始选址,1977年国家批准兴建,1983年正式开工,至1990年12月,先后完成了两期投资工程。整座电厂占地面积达3100亩,总投资6亿多元。从设备上来说,其中的三大主件——锅炉、汽轮发电机、变压器都采用我国自主研发和生产的正宗“国货”,体现出了中国气派。这座历时15年才最终建成的发电厂,一举奠定了滇南大容量火电开发的基础,成为那个时候中国西南最大的坑口火力发电厂。

现在看来,在开远这块大地上,因为有了便捷的铁轨和火车,有了丰富的褐煤,有了众多的水电厂和火电厂,它们之间逐渐形成了一个严密的整体——工业链。在这样一个有水、有电、有路的地方,各种力量相互依存,密不可分,造就了这样一块近乎“完美无缺”的工业乐土,一系列较大的工厂,如开远糖厂、开远水泥厂、解放军化肥厂、红河州磷肥厂、小龙潭煤矿、大唐发电厂等,先后诞生在这里,也就顺理成章了,而开远因此演变成云南的一个能源、化工、建材基地和滇南的物资集散地,也就有了充分的“天理”、“地理”和“人理”。

陶家淇 摄

我在开远的日子里,对于这么多的大工厂、老工厂、新工厂,时常会产生各种“奇思妙想”,它们在我面前似乎变成各种有意义的“符号”,引领我进入了另外的时空,体验到了另外一种精神生活。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