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春县:党建引领聚合力 多维普法促和谐

作者:白慧娟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02:45:38

本网讯 自开展普法强基补短板专项行动以来,绿春县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创新驱动,走出一条独具特色的法治宣传之路,为基层治理注入法治力量,切实提升边疆群众法治素养。

该县紧扣“党建+普法”核心模式,严格落实机关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制度,组织党员干部职工在职工会、读书班上集中学法,累计开展32期,将党建活力转化为普法动力。同时,以支部会和各类培训会为契机,重点开展以案释法、以案为鉴等普法宣传活动,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共开展40余场次,切实增强党员干部的法律素养和普法能力;积极动员党员干部、党员律师踊跃投身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为农民工、未成年人等群体开辟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为民的初心,让党旗在普法一线高高飘扬。

为壮大普法队伍,该县立足实际,着力培养646名农村法律明白人,他们扎根乡土,既是政策法规“宣传员”,又是矛盾纠纷“调解员”,用本土语言阐释法律,让法治观念深入群众心中。同时,组建多层级、多类别的志愿者队伍,构建1个县级、9个乡(镇)的“八五”普法暨普法强基志愿服务队伍架构,招募70人组成“云小普”绿春县普法志愿服务队,汇聚各方力量,为普法工作注入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该县因地制宜打造系列法治文化阵地,先后建成1个县级法治文化广场、1个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和1个乡级、10个村级、13个抵边联防所等多级阵地。全县92个村(社区)全部完成“乡村法治通智能机”的安装与配置,并顺利上线运用,成功搭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全覆盖网络,让便捷的法律服务触手可及。为拓宽线上阵地,该县推出《跟着阿皮所长学法律》线上普法栏目,采用“哈尼语+汉语”双语解说,通过QQ、微信等平台广泛传播,拓宽普法覆盖面。

为丰富普法形式,该县线下利用服务窗口、LED显示屏进行日常普法,在赶集日、节假日开展集中宣传;线上制作精品普法栏目,多平台推送信息,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增强普法实效。全县校园“法治副校长”全覆盖,定期开展“开学第一课”,“小手拉大手”将法治教育从校园延伸到家庭,营造良好的家风和法治氛围。

该县以“法律6+N进”为抓手,将普法贯穿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两类”重点人员帮教管理全过程,赋能基层治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创新“三调联动”机制,实施“以奖代补”,激发基层化解矛盾积极性;通过入户走访重点人员,倾听诉求、精准普法,实现普法与基层治理的有机融合,筑牢基层法治防线。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