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万人次 1.34亿元旅游总花费“泼”出文旅融合新气象

作者:吴富水 王金河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9日 23:04:40 来源:红河网

2025年元阳泼水节落下帷幕时,一组数据格外亮眼:12.7万人次涌入这座滇南小城,带来1.34亿元旅游总花费,同比增幅均超8%。这已是当地泼水节连续第三年创造佳绩——2025年泼水节,游客量比2023年增长60.4%,旅游总花费增长51.4%,一场传统民俗活动正演变为撬动县域经济的“黄金杠杆”。

4月11日至13日,元阳县以“幸福元阳·傣韵南沙”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活动。从民俗巡游、泼水狂欢到民族歌舞汇演、非遗文创集市,丰富多彩的活动不仅生动展现了傣族的民族风情与文化魅力,还极大地激发了旅游市场的活力,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活动期间,元阳县南沙镇成了欢乐的海洋。游客纷纷涌入,品尝元阳特色的傣族笼粑、黄牛干巴、梯田红米线等美食。特别增设的民族特色集市,更是成了游客购买元阳特色美食、民族手工艺品的热门之地,在丰富游客体验的同时,也为众多商户搭建了一个展示与销售的平台。

元阳县深谙“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着力将泼水节打造成沉浸式文化体验场。直升机俯瞰南沙县城、非遗傣陶制作、电音派对与传统歌舞同台,多项创新活动构建起传统与现代共振的节庆生态。游客白天去独木桥渡河、稻田里抓鱼,夜晚放河灯、蹦“傣迪”,消费潜力在“深度玩”中得以释放。“从广东飞来就为体验原生态节庆,这里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广东游客谢辉的感慨,道出了元阳文旅的核心竞争力。

文化资源的转化远不止于节庆活动。全县9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构成了“活态文化基因库”。在那里傣陶民俗村,古法制陶技艺吸引游客亲手制作器皿;阿者科村登上“世界最佳旅游乡村”榜单;哈尼长街宴、彝族火把节、“中国农民丰收节·元阳稻花鱼丰收节”通过央视荧屏走向全国。文化元素渗透至产业链各环节:与云南艺术学院联袂开发的千余件文创产品让哈尼纹样跃上丝巾、T恤;非遗“五进”活动让乐作舞、棕扇舞跳进景区,让长街宴摆入社区,全县构建起“见人见物见生活”的文旅新生态。

节庆经济的火爆,离不开全域旅游体系的支撑。南沙镇作为元阳县的文旅枢纽,已构建“15分钟旅游服务圈”,数百名经专业培训的导游提供着标准化服务;“乡伴计划”培育的特色民宿集群,让过夜游客逐年攀升;“哈尼梯田心之选”“元阳旅游智慧导览”等智慧平台实现景点预约、路线规划、特产订购“一键通达”。此外,从“节庆爆点”到“四季常热”的转变渐显成效:春有开秧门农耕体验,夏有火把节狂欢,秋办梯田丰收节,冬办哈尼长街宴,配合河谷康养、旅居度假等新业态,元阳县正推动文旅产业逐步从“流量收割”转向“留量深耕”。

当“文化活水”源源不断浇灌旅游产业,这座以哈尼梯田闻名世界的小城,正绘制着更宏伟的蓝图:开发5大主题旅居产品,打造“最舒适旅居目的地”;多条精品环线串联梯田、河谷、古村落,形成全域旅游“珍珠链”。一条“以节兴城、以文塑旅”的特色发展之路正为边疆民族地区转型升级提供鲜活样本。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