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建设与国家全方位发展相融共生,《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论述深刻、结构严谨,全面反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文化领域的原创性贡献。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认识论与方法论相统一的思想体系,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社科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红河州社科系统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工作传承文明、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作用,不断打牢理论基础、铸牢思想之魂,既“担当”又“作为”,既“守正”又“创新”,在学思践悟、深化理论武装中凝心铸魂。
抓好党的创新理论通俗化大众化宣传普及。习近平文化思想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推动文化强国的思想之基和力量之源。要在全面、系统、深入学习上下功夫,完整、准确、全面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要义、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和实践要求,做到知其言更知其义,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们把学习贯彻党的创新理论贯穿于社科普及宣传、社科规划课题、《红河》刊物刊发、“云岭大讲堂·红河讲坛”宣讲、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等各项工作中,不断增强宣传阐释的吸引力、感染力、说服力,让理论宣传更接地气、更显锐气。开展了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社科力量建设文化强州”为主题的宣传普及活动,活动场次达54次,覆盖全州75个乡镇、490个村,惠及群众65万余人。以习近平文化思想唤醒“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文化自信力量,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积极资政议政,努力参与地方实践发展。当前,红河州正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在改革发展稳定中遇到的新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需要聚集社科力量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我们建设了“智助红河”社科专家库,持续完善“红河州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专家库”“红河州社科普及人才库”“红河社科类社会组织管理人才库”等,逐步形成不同研究领域的红河社科人才团队,使其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作用,在资政议政中更好适应时代发展趋势和干部群众理论需求新变化,高质量做好挖掘、研究、阐释、弘扬工作,用好在地资源总结提炼红河文化符号。结合学术资源和生动鲜活的实践经验,扎根红河大地,系统阐发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理哲理,组织专家学者从学术基础、实践导向、国际视野、历史维度等方面着力,开展民族地区文化建设、沿边开放与跨境文化交流互鉴等方面的研究,提升研究能力和咨政建言水平,努力推出一批有学理深度、学术厚度和实践热度的研究成果。深化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机构的合作,加强对红河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体路径的研究探讨。聚焦“国之大者”“州之要事”“民之关切”。今年,州社科联将牵头编撰《红河蓝皮书:红河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24—2025)》,重点挖掘红河州经济运行规律,预测发展趋势,充分展示经济大州“挑大梁”的担当;将组织开展2025年度“云南省社科专家基层行”红河专场活动等具有辨识度的社科“精品”项目,体现“智助红河”的社科服务效能。
自觉增强“四力”,厚植文化情怀、强化文化担当。“应时代之变迁、立时代之潮头、发时代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这是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应当担负起的光荣使命。我们将做好“联”字文章、激发“合”的潜力,聚社科之力,发挥社科工作的整体效应、联动效应。用好《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这一权威辅助读物,不断提高自己强健的脚力、洞察的眼力、过硬的脑力、不凡的笔力,做本专业本领域的行家里手。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新时代文化使命,以文化人,不断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深入浅出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解读文化现象,充分反映全州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成效,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在红河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社科工作从“书斋”走向“实践”,从“学术圈”融入“百姓家”,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思想动能。
(作者系州社科联党组书记、主席)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