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瓦黄墙的法式建筑和青瓦石墙的中式民居在这里相映成趣,北回归线、滇越铁路与“个碧石”铁路在这里交汇,蔡锷将军、闻一多、朱自清等历史名人在这里书写爱国主义与民主精神……
织网筑基打造“防灭宣”前哨站
碧色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早的火车站之一,被誉为“东方小巴黎”和“百年铁路活化石”。它不仅是欧洲先进技术设备引进的见证地,也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并在抗战中发挥了支援作用。2013年3月,碧色寨火车站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车站范围内共有11个保护点。
由于受到建筑材料、历史条件、技术手段、地理位置等限制,作为国保单位的碧色寨,存在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大、消防水源短缺等现实问题,且自身防火防灾功能相对薄弱的现状与旅游开发造成的现代生活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也带来更多的火灾隐患。
所以,任何一场大火对这些人类共同文化遗存来说都是一场大灾难。
为筑牢碧色寨消防安全防护网,近年来,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坚持问题导向,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精准治理,强化人防物防技防措施,切实筑牢火灾防控根基,推动碧色寨消防安全形势持续向好。
2022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红河州消防救援支队和蒙自市有关部门的精心指导下,在云南碧色寨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统筹推动,多方争取资金,按照“政府统一主导、部门协同配合、消防全力主抓、企业尽力配建”的工作模式,全省首个4A级景区碧色寨小型消防站圆满完成建设任务,分别配备消防摩托车2辆、个人防护类装备14种、灭火类装备11种、抢险救援类8种等设备设施。
“像这款四轮消防摩托车,车辆配备了水箱、水带、水枪、警报器等装置,身形小、速度快,能够及时赶到现场处理火情。”进行现场演示时,杨烈逐一介绍。“这样的消防摩托车具有‘小、快、灵’的特点,能够破解普通消防车因车身过大造成的通行障碍,迅速灵活地进入街巷狭窄的景区开展救援,增强古城建筑群整体抗御火灾能力,然而景区比较大,有的道路还是比较狭窄,只能靠人走,一天几趟,还是费力,好多人吃不消。”
2024年11月19日,在以上基础上,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在碧色寨举行消防摩托车配发仪式,为景区配发3辆两轮电动摩托车,真正让小型消防站做到“打早”“打小”“打初期”,有效缩短出警、巡逻、宣传半径,实现景区“防灭宣”一体化全覆盖。
点站合一 构建防消联勤新格局
消防安全工作,“防”与“消”是一体,“防不住”“灭不了”,损害的都是人民群众和国家的利益。而“四名一文一传”消防工作,最忌单打独斗,务必形成合力。针对这一点,大队根据消防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要求,全州首创“点站合一”基层消防监管新模式,开启各行业部门、乡镇(街道)“组团作战”共建共赢的新举措,组织大队帮扶指导干部、大队“防消联勤”队员、驻点消防文员、“一队一站”、景区小型消防站队员、消防志愿者等,共同在执勤点合署办公,开展隐患排查、巡防演练和消防宣传,实现了防、灭、宣工作的深度融合。
“每年我们都会来碧色寨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于我们来说,需要做到五个‘到位’,即隐患排查到位,宣传教育到位,数据汇总到位,研判分析到位,督促整改到位。”2024年11月19日,大队在碧色寨“大通公司”国宝点开展蒙自市“守护文明之光,共筑文物安全防线”消防安全主题培训。培训上,宣讲员汤俊说道。“综合历史和阶段数据,我觉得碧色寨的消防工作做得不错,但还需要进一步通过联勤联防联训联宣,才能形成文物古建防火合力。”
位于碧色寨铁轨附近的商铺,人员较为密集,一直是景区重点防火场所。店员张先生对消防监管的变化深有体会:“以前的消防安全,各方都在问,都在管,往往今天这拨监督检查的来,明天又换另一拨,检查出的火灾隐患,往往侧重点不一样,我们不胜其烦。现在多个部门单位一起来,可以一次性指导我们整改店铺火灾隐患。”
提档升级 建设景区安全新力量
碧色寨依山而建,车辆短时间难以到达。虽然景区小型消防站建成,并修建了市政消火栓,但水压不够,且远离河流湖泊,水资源匮乏。期间,碧色寨在大队的指导帮扶下,制定了相应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但这些规章制度大多停留在管理层面,规定内容比较有限,尤其缺少防火保护的具体规定和措施,缺少专项的消防安全标准,与当前严峻的消防安全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假如碧色寨发生火灾,极易蔓延,出现“火烧连营”的现象。而从大队前往碧色寨,10公里左右的路程需要30分钟左右才能到达,造成了远水难救近火。
为此,大队与多部门联合,助推消防水池修建,不断加大对碧色寨消防督导检查帮扶力度,增加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暨演练场次,提升应急灭火救援效率,延长前置备勤时间段,完善灭火救援预案,组织发动消防志愿者进行消防安全宣传。
这一系列举措,让景区消防安全工作从“单枪匹马”走向“联动作战”。
“今年4月24日,一股黑烟从景区3公里外天空窜起,我当时正在巡逻,看见了就立马带着队员赶赴现场进行处置了,最后在几个队站兄弟的努力下,将火扑灭”。景区小型消防站队长杨烈说道。“为做到快速有效处置火情,我们也像大队一样,强化消防‘六熟悉’训练,苦练业务技能、操法,实行24小时值班备勤,实现了初战快速响应‘三短三快’,即接警时间短、出动时间短、行动路径短,出动快、到场快、处置快。”
消地结合 打造宣传移动课堂
传统的宣讲方式理论性强、时间过长,导致群众听不懂、坐不住、记不牢。为破除这一困境,真正打通消防宣传教育“最后一米”,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积极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为切入口,因地制宜,组建由“‘防消联勤’巡逻小分队+‘一队一站’综合执法队+消防志愿者服务队+大队消防宣讲队+景区小型站”组成的“小马扎+”消防宣讲队,将宣讲主阵地从会议室搬进景区小广场、重点场所、“大树脚下”、楼前屋后等活动场所,推动服务下沉、资源下沉,形成了“拎上小马扎,处处皆课堂”的消防知识宣讲学习教育靓丽风景线。
“针对辖区一些老年人出行不便的实际需求,我们充分发挥‘小马扎’在消防政策、安全宣传、民情收集等方面的前沿阵地作用,因地制宜,将‘官话’变成‘土白话’,将‘文件’变成‘唠家常’,用火灾典型‘小故事’讲好安全防范‘大道理’、用‘百姓话’”道明“百姓事””、用“互动式”代替“灌输式””,“小马扎”消防宣讲队队员陶仕杰说道,“这不仅解决了景区老年群体信息闭塞的问题,实现了由‘市民少跑腿’到‘宣讲队多走路’的转变。”
“我家小娃平时上班忙,偶尔回来一转,我们老两口年纪大了平时也很少出门,现在能在家门口的小马扎上就能学到一些消防安全知识和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惠民政策,真是太好了”,家住碧色寨村的李奶奶乐呵呵地说道。
一个“消防小马扎”,既拉近了宣讲队和老百姓的距离,又将消防安全问题精准定位到一线,延伸了社会消防服务和治理的“触角”,让老百姓从消防安全的旁观者变成真正的参与者和受益者,让消防宣讲更加充满温度。
从2024年11月1日至11月9日,“小马扎”消防宣讲队已在碧色寨景区开展活动3次,发放宣传资料1000余份。针对宣讲过程中了解、发现的消防隐患、问题,大队将全面实行“隐患/问题清单化”管理,第一时间建立问题清单、第一时间联合社区、村委会、景区提出整改措施,切实做到情况清、底数明、措施细;同步定时定点开展隐患整改“回头看”,确保发现的隐患问题得以整改到位、整改措施实效得以长期显现,实现宣传、整改工作持续追踪见效。
▌来源:蒙自市消防救援大队
责任编辑:段灿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