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学历歧视须综合施策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21:47:08 来源:南方日报

  又是一年就业季,部分应届毕业生却感到格外焦虑。焦虑的源头在于部分用人单位设置“隐性壁垒”,比如在招聘要求中设置“985、211”等院校门槛,对其他毕业生的简历“未审先拒”。

  日前,教育部印发《关于做好2025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严格落实校园招聘“三严禁”要求,就包括“严禁发布含有限定985高校、211高校等字样的招聘信息”,旨在避免“拘一格”而“降人才”。

  《通知》导向鲜明,但实际执行时也会遇到阻力。比如,之前就有部分企业虽然不谈条件,但仍有明确的招聘倾向,有时会在招聘岗位、专业要求上处处设槛,以达到筛选单一性别和特定人群的目标。也有应届毕业生反映,部分领域招考存在“先初面后笔试”等设置,面试中仍然要卡院校、卡学历,面试后的笔试不过是走过场,使得部分普通高校的人才无用武之地。从实际情况出发,既要纠治明面上的歧视问题,也要关注背后的矛盾。

  当下应届生就业的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部分岗位不是不想网罗人才、充分竞争,而是本身过于抢手,即便附加不合理的限定条件依旧求职者众;部分岗位的工作内容有限,换句话说就是“谁来都能干”“学什么专业的都能干”,同等条件下企业用人难免青睐名校毕业生。优质岗位有限,普通高校毕业生的优势确实不够突出;岗位结构不合理,缺少专业对口、有挑战性的岗位,依靠个人努力“逆袭”则更为困难。要系统性地解决当下就业市场存在的显性和隐性的学历歧视问题,不能只对用人单位提要求、下命令,须综合施策。

  “三严禁”的提出,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部分应届毕业生“进不了门”的窘境,接下来需探讨如何实现“人尽其才”。《通知》提到,要开发更多有利于发挥所学所长的就业岗位,深入开展“访企拓岗”行动,拓展实施“万企进校园”计划,支持中小企业吸纳就业,支持各地开发城乡社区、养老服务、农业科技等岗位。此外,组织实施各类专项计划、基层项目,鼓励二级院系开展小而精、专而优的专场招聘,推广使用国家大学生就业服务平台,建立就业信息归集机制等措施,有助于实现人才与岗位的精准对接和双向选择,也能帮助部分非名校毕业却有一技之长的毕业生“弯道超车”。

  长远来看,高校的人才培养工作要与经济社会发展供需匹配,其实也是倒逼高校在日常教学中就作出调整。《通知》强调加强学科专业动态调整优化,主动布局新兴学科专业,扩大急需紧缺学科专业布点,对就业质量不高的专业实行红黄牌提示制度,导向十分鲜明;加强就业与招生、培养联动,可提供更多对口岗位,也能降低企业的用人门槛;各大高校完善就业实习实践制度,推动毕业生通过实习实践实现就业,也可让其拥有除学历之外的竞争优势。

  是金子总会发光不假,但如何让金子发光,是摆在高校、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一道共同难题。创造更多高质量的就业机会,为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毕业生提供宽广的舞台,方可从源头破除就业中的学历歧视。(默达)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云南红河发布移动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