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字不仅是一个汉字符号,更蕴含着深厚哲理与文化内涵。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荀子·天论》中写道:“万物各得其和以生。”
家庭追求和睦、社会倡导和谐、世界期盼和平。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命运与共,只有风雨同舟、和衷共济,才能行稳致远。
宇宙只有一个地球,人类共有一个家园。
当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顺应时代潮流,实现共同发展,同心合力是最强大的力量,和衷共济是最有效的方法。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