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绿春县探索文明实践流动服务机制,打造流动式家庭教育特色课堂,构建“家长受教、孩子听话”双向成长平台,为家庭教育注入活力。
绿春县发挥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村(居)民活动室等载体作用,常态化组织开展“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打造固定活动空间。此外,为让家长方便来、愿意来,该县通过“走到家长中去”的方式,将“家长夜校”课堂“搬”到接送孩子的校门口、茶余饭后的家门口,灵活安排课堂时间和地点,把“家长夜校”课堂送到家长身边。
为做好氛围营造工作,该县探索“预热+报道”宣传模式,充分利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QQ群和县、乡微信公众号等做好宣传。“家长夜校”课程采取“汉语+少数民族语”双语授课,设置“你问我答”互动环节,现场解答家长困惑,并鼓励家长在课堂中积极表现,为孩子树立榜样,现场分享课堂体会和教育经验,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同时,绿春县探索“看单上菜”模式,将家长需求纳入“家长夜校”“菜单”,由授课教师“下厨”,满足家长多样化需求。
该县联动公安、教体、民政、司法、妇联、社工等相关部门,形成横向联动、纵向贯通的格局,聚焦家风家教、法律知识、情绪管理、沟通技巧等内容,强化课程设置;在各系统各领域挖掘本土师资力量,建立“家长夜校”师资库及课程库,推动优质资源共享;发挥教师和家长双向资源优势,邀请教育专家、优秀教师、“东仰大妈”等开展授课,为家长提供科学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潜移默化宣传普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持续提升边疆民族地区学法、懂法、用法意识。
该县结合边境实际,打造抵边村爱国主义教育“家长夜校”品牌课堂。平河镇、骑马坝乡、半坡乡3个边境乡(镇)重点围绕全民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强边固防等主题设置“家长夜校”课程内容,用好“白鹇鸟”边关宣讲团,做好“爱党爱国爱边守边”主题教育。截至目前,该县开展流动式“家长夜校”文明实践活动63场次,覆盖家长、学生3600余人次。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