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阳县逢春岭乡:

种桑养蚕“编织”致富“新丝路”

作者:刘国燕 邵浩然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7日 04:37:11

农户细心管理蚕茧

眼下,元阳县逢春岭乡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与往年的玉米丰收不同,今年村民迎来的是洁白如雪的蚕茧。坝思村养蚕户普绍贵满脸笑意地说:“蚕桑产业投资小、见效快,我养了5批蚕,每批收入都超过1万元。我要继续扩大规模,争取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在普绍贵家的桑蚕养殖房里,蚕床上挂满了洁白的蚕茧。在技术员的指导下,普绍贵夫妇细心管理蚕茧,期待着更多的收益。据普绍贵介绍,经过技术人员的悉心指导,他逐渐掌握了养蚕技术要领,养殖的前4批蚕已获利5万余元,第5批蚕预计获利13000元。

在逢春岭乡,像普绍贵这样的蚕农还有很多。他们通过大户带小户的方式,团结协作、共同发展壮大蚕桑产业,实现共同致富。坝思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何云生表示:“省农科院派专家团队到坝思村进行技术指导,让老百姓少走弯路。我们会继续发挥带头作用,逐村逐户推动农户发展蚕桑产业,让他们获得更高的收入。”

逢春岭乡位于哀牢山南部,自然条件优越、土壤肥沃,适宜发展蚕桑产业。坝思村党总支强化党建引领,优化产业结构,拓宽农民增收途径。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提供桑树种苗与小蚕共育服务,并承诺鲜茧保底收购。同时,派遣技术员指导农户种植桑树及养蚕。

为破解村民关注的技术与销路难题,逢春岭乡以政策为导向,结合乡村振兴,依托专家团队与农技人员力量,发挥村级党组织优势,采取“科技+公司+党组织+农户”及“桑树种植+蚕农养殖”模式,调整产业结构,助力桑蚕户提质增效,推动蚕桑产业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我们到逢春岭乡开展蚕桑技术服务工作,旨在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目前,逢春岭乡已有30户左右的农户参与到栽桑养蚕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蚕桑产业投资小、见效快、风险低、收益稳,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我们将加大投入力度,进一步帮助农户扩大蚕桑栽种面积,促进农户增收。”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蜜蜂研究所技术员黄振涛说。

如今,蚕丝制品在全球市场深受欢迎,蚕桑产业大有可为。逢春岭乡种桑养蚕产业逐步走上正轨,蚕农不断增加,桑树种植面积也持续扩大,经济效益逐步显现,蚕桑产业已成为当地群众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片片小小的桑叶和一枚枚小小的蚕茧,串联起乡村产业振兴的新图景,不断“编织”出乡村振兴的“新丝路”。未来,逢春岭乡将继续深化蚕桑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