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家住在个旧郊区上乍甸,距个旧城约13千米。村旁有一座石桥,叫双家坡桥。桥的一头通往下乍甸村和乍甸小学,另一头则拾级而上,过一栅门通往上乍甸。
每天上学读书我都要经过这座小桥。桥不大,长15米,宽4米,高8米,单桥洞。桥面平直,桥洞弯弯的,远看像长虹卧坡,又像一张石砌的弯弓。桥边有镶嵌打磨整齐的低低的石栏,人们可以坐在上边休息乘凉;桥头有四个磨盘似的圆石,雕琢虽粗糙,却像绰约多姿的女郎双耳垂坠着晶莹的耳环,显得匀称美丽,无形中增加了小桥的风韵。
往桥两头延伸的路面,不规则的青石板磨得油光滑亮,一块接着一块。我不知道小桥的年代,但从路旁坡顶关圣宫碑记记载:“乍乡之兴,辟于弘治中叶……创建关圣宫……在村左龙山之首,是岁辛丑嘉靖二十年也”。按无路、无桥则无寺的逻辑推理,小桥的年岁至少在500年以上。
小桥左右两侧及往两头延伸的路旁,除密布低矮的灌木丛,还长着数十棵高大古老的文子果树,我未曾考证过它的学名,“文子果树”是村里人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称谓。每棵均有数围粗,十数丈高,其枝桠交缀,树叶纤细浓密,苍葱青翠。炎热的夏天,走在桥上,坐在桥头,凉爽无比。
由于年代久远,有的树心已经空了,但还用枯槁的躯壳支撑着仅有的枝叶、树叶。按年轮计算,这些文字果树树龄已近千年。经雨水长年冲刷地表,形成一道深沟,即现今人们勘踏的道路。不少树根裸露在路面,一人多高,像一蓬蓬佛手扑于地上。有的盘根错节,如龙须相混,爪足交缀;有的树根则形成空洞,小时候大家常常穿行其中躲雨乘凉或玩捉迷藏。
桥下流水潺潺,源头自龙潭来,相距不远,只有一、两千米。一路上蜿蜒曲折,撞壁萦石,跌宕多姿。叮叮咛咛的流水声,如琵琶弹奏,木琴击打,抑扬顿挫,清越绝妙。本地人称此溪为“沙沟”。沟水原来较大,水质清澈、甜净,水浅的地方厚十多公分,深沉积水的地方不过四、五十公分,但清澈见底,小鱼小虾历历在目,一览无余。捧一口品尝,清凉无比,胜似甘露。近年来由于分流灌溉和搞自来水,沟水已小多了。沟里撒满了鹅卵石,滚圆滑润,五颜六色,斑驳绚丽。有弹丸大的,有鸡蛋、拳头大的,等等不一,具有良好的色彩感、手感,好看而又好玩。
那时我还不懂什么叫水彩画,什么叫油画,但常到沙沟里拣五彩石在地面上瞎涂抹。这也许是我学画的开始。沟边灌木丛生,野花点点,苦刺藤、迎春柳、菖蒲剑、芦苇、臭刺么互相混杂,翘首弄姿,争相展示自己瑰丽的姿容。成双成对的蝴蝶常栖其上或翩翩然凌空曼舞,像一群美丽的姑娘与英俊少年追逐嬉戏。有几次教自然的老师(实际是校长兼美术、自然老师)还带我们捕捉这些小生灵制作生物标本呢。次数不多,总共两次,但从此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经常盼望再有这种机会。
入夜,月明风清,小桥的夜景美极了。月光透过浓密的树叶,撒落在桥面上,疏影斜落,如铜钱似的光斑朦朦胧胧,大圈小圈一个个投射在地上,若有若无,若明若暗,情趣盎然。无遮荫的部分桥面及石板路,在月光下降霜似的呈青灰色,随着曲折的小路往远处延伸,时隐时没,逐渐消失在茫茫夜色中,阴冷神秘,令人憧憬。
不少夜晚,我与同学、朋友尹君、杨君一起,在桥上唱歌、弹琴、谈志向,那情景实在令人陶醉,令人难忘。当时我想,能考上个旧一中吗?我的爱好是美术、音乐、文学,将来我能以一种为我的职业吗?“家”是不敢想的。这是理想,也是梦想。
小时候,由于每天上学都要经过这座小桥,因此,先后往返已不下数千遍,几乎桥上的每块石板都深深地印着我的足迹。
我爱小桥,更爱家乡的双家坡桥。它朴质、毓秀,充满了矢志不移的奉献精神。是它伴随我度过了美好的童年,让我踩着它的背脊步入中学、步入社会,开始了人生的追求。工作后很少回村了,但几十年来每次重返故里,迎送我的首先还是这座小桥。
写于1992年2月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