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蒙自市天源酒店餐厅内,越南游客Ly与同伴围坐在古朴的八仙桌旁,桌上摆放着直径超30厘米的青花瓷海碗,碗中金黄油亮的鸡汤翻滚着细密的气泡。“这是用土鸡、筒子骨和宣威火腿熬制了6个小时的汤底。”服务员边介绍边将薄如蝉翼的生肉片、鲜嫩的草芽和碧绿的豌豆尖分装入碟。Ly将新鲜的食材轻轻放入汤中,顿时香气四溢,她迫不及待地将裹上配菜的米线夹起送入口中。“汤鲜得眉毛都要掉了,米线滑得像丝绸。”Ly惊叹道。
距离蒙自市区10公里的碧色寨,法式风情的建筑在晨光中泛着暖黄。越南游客杜文光举着自拍杆,在百年滇越铁路站牌前留下身影。“这是我看过的中国电影《芳华》里的场景。”他兴奋地说。杜文光特意穿了件米色风衣,模仿着电影中的造型,在火车站台上留下“芳华剧照”。
今年正值中越建交75周年。蒙自这颗中越边境上的璀璨明珠,正以独特的自然风韵、深厚的历史积淀以及令人垂涎的美食,成为越南游客的热门打卡地,越来越多的越南友人正亲身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越南姑娘何氏锦燕,用十年光阴在蒙自书写了一段跨越国界的“双向奔赴”故事。2013年研究生毕业后,她以红河学院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越南语外教的身份扎根蒙自,开启了跨国教育生涯。三尺讲台前,她架起语言与文化的桥梁;生活点滴中,她化身蒙自“代言人”——向越南亲友直播中国高铁的“中国速度”,在社交平台分享过桥米线的“舌尖密码”,蒙自过桥米线也成为她接待越南亲朋的“指定动作”。
2024年,这位“蒙自通”又多了一重身份:蒙自城市推介官。站在碧色寨百年火车站的法式站台上,她向镜头前的越南观众讲述中越铁路的世纪情缘;漫步周家旧宅的雕花门楼间,她解读滇越文化交融的建筑密码。何氏锦燕深情地说:“在蒙自的十年,是我人生最美的注脚。这里见证了我的成长、我的婚姻,它早已是我的第二故乡。”
蒙自这座滇南小城的独特魅力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何氏锦燕”驻足。自2024年4月至2025年2月,蒙自接待境外游客突破9.3万人次,其中越南游客占比达62%,过夜游客量同比增长47%。从百年前的“小巴黎”到如今的“中越文化会客厅”,蒙自正以它独有的方式,向世界展示中越文化的互动与交流。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