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春日里的个旧市贾沙乡松云村委会尼格村小组,一座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康养建筑群依山而立,这便是刚完成改造升级的个旧市工人疗养院。
曾几何时,尼格村交通闭塞、基础薄弱,村民大多依靠外出务工维持生计。如今,这里不仅成为远近闻名的“温泉村”,还成为村民增收致富的“新热土”。
“过去只能眼巴巴看着温泉白白流走,现在不仅自家能用,还能靠它赚钱。”56岁的松云村党总支书记蔡关保见证了村子的蜕变。从羡慕客人在工人疗养院里休养,到如今村民真正参与其中,他感慨万千。
2017年,村庄纳入易地扶贫搬迁,2021年,新安置区建成,为村子发展奠定基础。2023年,个旧市工人疗养院启动改造升级,成为尼格村发展的关键转折点。“我们把这次改造当作乡村发展的‘风口’,鼓励村里的青壮年积极投身项目建设。”蔡关保说。道路铺设、房屋修建、水利改造……建设现场热火朝天,村民们忙碌的身影随处可见。项目施工期间,为村民带来了数十万元的劳务收入。
个旧市工人疗养院基础设施全面提升,9.5公里的供水管网将清洁自来水引入家家户户,垃圾中转站、公厕、绿化带等设施一应俱全,村庄环境整洁宜人。交通方面,新增公交专线连接市区与尼格村,方便游客进出。龙岔河治理工程让河水重归清澈,岸边800多棵新树苗茁壮成长。
“红利”在个旧市工人疗养院建成运营后愈发凸显。今年3月20日,个旧市工人疗养院正式营业,首批村民走上工作岗位,有人当起厨师,有人负责保洁,有人在水疗馆担任服务员。“在‘家门口’上班,既有收入又能照顾老人和孩子,大家干活都特别有劲儿。”在这里工作的村民笑着说。
截至目前,已有超20位周边村民在疗养院稳定就业,预计未来将带动130人就业。疗养院还积极采购周边村落的时令蔬菜、禽蛋水果和土特产,有力带动了当地农产品销售。
为增强自身“造血”能力,村里计划依托温泉资源发展配套产业。在疗养院附近开设农家乐,鼓励村民摆摊售卖小吃、农特产品;节假日组织篝火晚会,让游客和村民一同载歌载舞。
温泉水暖,百姓心更暖。在个旧市工人疗养院的辐射带动下,一套集健康疗养、乡村旅游、农特产品销售于一体的乡村发展模式正逐步形成。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