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越阿尔卑斯山:过勃朗峰

作者:段锡 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0日 11:05:22

离开美丽清幽的法国安纳西小镇,旅游大巴便飞驶在法国转意大利的高速路上。说实在的,因这些路段开发建设较早,甚至已有三四十年,因而路面的宽度、铺设,两边的护栏等较之现阶段的建设,似乎有些出入。

大巴约行走了约一个小时,便到阿尔卑斯山脚,之后便七弯八拐,沿着山坡表面的路段盘旋而上,有时看着前边已是悬崖绝壁,无路可走,然而一到面前,就有洞口跃入眼帘,大巴井然向洞中驶去。轰轰隆隆声不时回响,时速在100码左右。

从法国到意大利需翻越阿尔卑斯山,最大的屏障是勃朗峰,它位于法国、德国、意大利交界处,是阿尔卑斯山脉的最高峰,高4800米,峰顶终年积雪。  

乘车过勃朗峰有一时段淫雨菲菲,阴风怒号,彤云密布。整个宇宙好似被雷公、电母、雾神所统治,一派苍茫。大巴打着远光灯、驱雾灯,能见度也不过10米,时速降至40码。然而这种艰难困苦时间不长,也就20多分钟,翻过一个山脊,仿佛进入另一个世界,只见云开雾散,天朗气清。看两边,陡险的山崖垂直壁立,只见青峰削翠,碧岫堆云,峰顶积雪。路边山崖之险,犹虎踞龙盘,一两千米的山峰象要向人们猛扑下来。

时有飞瀑流泉之声传响,那是化雪形成的流水潺漫,飞泉急湍。此时,大家不约而同钦佩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为车行在天工开物的阿尔卑斯山的自然景观而陶醉、赞叹。

远处的山峰俱堆垒着皑皑白雪,宛若天上的织女星披着白纱漫天飞舞,累了,躺卧在高高的山顶,在炽烈的阳光照耀下,闪着银白色的光茫。

大地上的气压越来起沉重,山林间布满了雪幔。周围的峰尖,象冰山一样,在青灰色的天空下,填满了沟谷,堆垒了峰巅,换来了一幅幅灼目的银色图画,在強烈的阳光下,争相表现它们的银装素裹。偶尔可听到“簌簌”的声响,那是松枝上堆垒的白雪欣然下落。

阿尔卑斯山山顶是登山、滑雪的胜地,每年吸引着大批游客。此时,放眼望去,前边高高的山顶上还有揽车瞬息上下,它乘载着勇敢的运动员与游客,冒着冰雪严寒向更高的峰顶冲刺,充分体现了人类征服大自然的信心和勇气。

车行间,不觉来到勃朗峰隧道口,隧道叫勃朗峰隧道。相较于硕大的勃朗峰,隧道不过是大山的一个眼孔,但不要小觑这个眼孔,它可是勃朗峰的筋络和血脉,是法国与意大利联系的重要交通枢纽。

这里设有收费站,收费后便可驶入隧道。收费站前边是法国,穿过隧道后便是意大利。

隧道口左边有一块空地,可停几十部车子。停车场上立着两根旗杆,法国和意大利的两面旗子在空中高高飘扬。收费站的工作人员较少,除遇不顺畅的自助收费处理外,别无他事。

勃朗峰隧道是阿尔卑斯山脉重要的隧道,长17千米,这是世界上最长的隧道,也是收费较高的隧道。大巴在长隧中穿行并不寂寞,不少时候隧道是靠山谷一侧修建的,它立了许多支柱,每两根之间都留有一米多宽的距离,可以通气,又可以望景。

在隧道中车行约20分钟,出洞了,大有匍然中开之势,大家又看到了朗朗的天空,飘渺的白云,以及蓝天下的绿水青山。

这时,导游小刘说,各位大哥大姐,我们已经到了意大利境内,再过两个多小时就到大家心仪已久的罗马城了。

终于,阿尔卑斯山脉被我们抛到了脑后。但回望青峰,云雾缭绕,阿尔卑斯山脉,仍保留着它的博大、深遂、神秘。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