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以“四个最”推动“家长夜校”见成效——

以法之力 守护万家灯火

作者:李立章 发布时间:2025年01月01日 04:35:03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在泸西县午街铺镇普泽村的文化活动中心,100多名群众整齐就座,专心致志地听着镇妇联联合镇司法所举办的“普法夜校”宣讲。

在白水镇巨木村的灯光球场上,群众正聚精会神地听着该镇妇联主席张颖讲解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早婚早育及辍学的危害、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等内容。

从城市到乡村,灯火通明的“家长夜校”场场座无虚席。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剖析民间借贷纠纷、婚姻家庭纠纷、侵权纠纷中常见的法律问题,讲解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和保护未成年人不受侵害的方法、依法解决矛盾纠纷的途径……一场场“家长夜校”,让家长们听得津津有味、入脑入心,为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筑牢法治根基。

点亮法律明灯,照亮幸福之路。泸西县妇联系统充分发挥党的群团组织作用,以“家长夜校”为重要载体,以家庭为核心,坚持“四个最”标准,全面开展一系列促进家庭和谐稳定的“家长夜校”活动,大力推动农村家庭教育和文明乡风建设。

组建一支精干队伍,做足“最好准备”。泸西县精心打造了一支涵盖县妇联班子成员、乡(镇)妇联主席、公益家庭教育指导员、最美家庭代表等“家长夜校”巾帼师资力量,破解“谁来讲”难题。围绕群众所需所盼,依据老师专长领域,采取群众“点单”、老师“接单”的方式,分批次、分时段下沉基层、深入群众,无偿“送教上门”,让“家长夜校”课堂在组织、环节、授课各方面做足准备,实现供需匹配、引发情感共鸣。

聚焦家风家教主题,树立“最高标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目标,泸西县妇联紧扣“家长如何教育好孩子”这一家风家教核心主题,细分家庭教育理论、亲子关系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等板块,因地制宜、按需设置,持续丰富和完善课程内容,将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法治、安全、民族团结进步等要素融合,打造宣讲“最高标杆”,做到突出重点、切中群众需求、解答现实难题,切实助力家长树立正确教育观念、改进教育方式、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示范带动上下共推,坚持“最严要求”。泸西县妇联通过邀请法律、心理、家庭教育等领域专家集中授课培训,提升基层妇联干部理论知识水平与宣讲综合能力,培育一支理论扎实、熟悉情况、贴近群众的“专属”宣讲队伍。构建起县级妇联干部示范引领、乡(镇)妇联干部带头表率、基层妇联干部踊跃参与的工作格局,依托“家长夜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阵地,遵循实用、简便、有效原则,采取老师授课、交流分享、亲子互动、观看视频等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上下齐心、人人能讲、处处开讲的宣讲氛围,让广大家长学有所获。

统筹联动谋实落细,力求“最好成效”。泸西县妇联将“家长夜校”当作做好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关键抓手,统筹“普法强基”“利剑护蕾”专项行动要求,联合县司法局示范开设“普法夜校”课堂,带动乡(镇)妇联与司法所协同发力,联合开展活动,实现全县8个乡(镇)全覆盖;联合各中小学校,利用家长会、周五放学时段,对家长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全面增强家长法律意识;联合县委文明办、团县委、新华书店等,开展“我们的节日”、家风家教、亲子手工等活动,营造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家庭教育的良好风尚。

以法之力,守护万家灯火。2024年以来,全县共开办形式多样、成效显著的“家长夜校”“普法夜校”205场次,覆盖群众43000余人次。

“把普法讲堂开到‘家门口’,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讲大家关心的法律问题,让我们在农闲时,足不出户就能学到法律法规知识,还解决了平时没有时间接受法治教育的问题。这样的‘家长夜校’,我们打心底里喜欢。”家长们纷纷表示。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