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习近平文化思想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以强大的思政引领力培养时代新人提供了科学行动指南。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的具体实践中,不断提升思政引领力,努力为建设教育强国和文化强国培养胸怀梦想、堪当重任的人才。
抓好学习研讨,筑牢思想根基。习近平文化思想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学院通过集体备课、培训学习、组织研讨等形式,组织教师系统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体系、核心要义和实践要求,帮助教师深刻理解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政治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从内心深处感悟思想伟力、汲取真理力量,不断增进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做到至信而深厚、融通而致用、执着而笃行。
抓好思政课教学,提升育人实效。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学院积极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一体融入思政课程,制定“三进”工作方案,构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体系,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课程教学重点之一,从文化自信的角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渊源和文化根基,从文化创新的角度分析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动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精神实质、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持系统观念,发挥各门思政课合力,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化在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报国强国大志向,努力成为堪当强国建设、民族复兴大任的栋梁之材。
抓好宣传教育,营造浓厚氛围。宣传教育是发挥思想伟力、凝聚前行力量的关键举措。学院利用网站、微信、宣传栏等平台,发布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论述,更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内容,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文化建设的成就和意义。组织博士宣讲团和“红青向党”宣讲团到基层宣讲,以“沉浸式”“场景式”“互动式”“短视频+创新式”的宣讲模式,将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形象地向广大师生和基层群众呈现,让习近平文化思想“飞入寻常百姓家”。
抓好研究阐释,推动理论创新。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体系化建构和学理化阐释,弄清其“何以提出”“从何处来”“向何处去”,更好地把握其蕴含的道理、学理、哲理,对担负好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鼓励教师积极申报相关科研项目,加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深化学理化阐释,发表或出版相关研究成果,为教学和宣传提供更坚实的理论支撑。加强与其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邀请专家到校讲座或组织在线学习,帮助教师提高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解和认识,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性研究。
抓好社会实践,促进知行合一。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要深入把握贯通这一思想体系中的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组织师生积极参与红河州国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建设,开好“行走国门的思政课”,把思政教育的课堂“搬”到边境国门、乡间田野、纪念场馆,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道理哲理,讲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导青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树立红色理想。鼓励、支持学生走出校园,通过假期社会调研和“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着眼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从习近平文化思想的角度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解决实际问题,在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作者系红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