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红河 解锁时光的温柔密码

作者:许扬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04日 22:18:20

开栏的话: 2024年,随着旅居康养热潮兴起,山川壮丽、气候宜人、文化多元的云南在旅居领域频频“出圈”,成为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抓牢省委、省政府打响旅居品牌的有利契机,红河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守好云南旅游这块金字招牌”的嘱托,聚焦“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大力发展旅居经济,将实施“旅居红河”建设三年行动,重点培育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养老旅居、文艺旅居、体育旅居和边境幸福旅居八大旅居新产品。

即日起,红河州融媒体中心在全媒体平台统一开设“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专题专栏,统筹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云南省以及红河州旅游休闲、度假康养旅游目的地,让宜居、宜业、宜养、宜旅的“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新形象深入人心,吸引更多远方的朋友来到红河、爱上红河、旅居红河。

旅居红河 解锁时光的温柔密码

彩云之南,红河潋滟绘奇卷;翠岭之下,古邑清幽蕴雅篇。当晨晖初照梯田,水光潋滟;暮霭轻笼古城,古韵悠然。一个与山水相拥、探寻诗意生活的旅居红河故事,于此间启幕。

图片
石屏异龙湖
 

图片帐篷棋布星罗

红河州聚焦打造“1138”旅居模式,即在红河州1村有院、13县(市)有家,体验8大旅居产品,探寻“一村有院全州是家”的旅居新范式,围绕乡村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等旅居业态,在13县(市)打造示范点,构建“换房旅居”闭环。游客至此,便能在四季轮转中,邂逅不同的旅居风光,让心灵悠然栖息。

山河入卷

邂逅红河的自然绮章

红河,串联起四季的明媚、大地的绮丽和山水的逸趣,以其独有的灵韵和风情,为游人铺展了一幅如梦似幻的诗意旅居景致。

图片

个旧白云水库

红河州平均海拔在1000米至1500米之间,北回归线穿境而过,是“太阳转身的地方”,森林覆盖率达57.8%,是全国首个“天然氧吧州”,年平均气温17.7摄氏度……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让每一位来到这里的旅居者,都能全身心沉浸于山水的壮美中,听风声鸟鸣,看云卷云舒。

图片
旅居的游客

“家乡的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这里20多摄氏度,相差约50摄氏度,这儿的气候真好。”辽宁籍旅居客李克斌夫妇感叹道。在红河,冬日韵悠长,云淡风轻映暖阳,蓝空浩渺千层秀,近野葱茏万景彰。“红河的冬日,蓝天白云,晴空万里,满是生机。”四川籍旅居客肖芸说。

图片

哈尼梯田 罗震 摄

哈尼梯田,无疑是红河这幅天然山水画卷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哈尼梯田核心区的元阳县阿者科村也是乡村旅居产品中的代表。鬼斧神工的自然馈赠,为红河州打造乡村旅居、城镇旅居、度假旅居、养老旅居等八大旅居产品奠定了基础。

烟火暖情

品味红河的人文历史

深入红河的人文世界,就像翻开一本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个故事都饱含着温柔与深情。

图片
建水朝阳楼

建水古城,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滇南重镇,是红河人文魅力的集中体现。街边的古建筑飞檐斗拱、雕梁画栋,每一块砖石、每一处木雕,都诉说着往昔的繁华与沧桑。

图片

建水紫陶

而在古城的各个角落,还隐藏着许多传统手工作坊,紫陶制作、豆腐加工等,匠人们用双手传承着古老的技艺,让这些文化瑰宝在岁月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在井边打水的福建籍旅居客林少愚说:“建水夏天不热、冬天不冷,空气的干湿度非常适合做陶艺。”

图片
阿者科蘑菇房

除了建水古城,红河的各个少数民族聚居地也散发着独特的人文魅力。哈尼族的蘑菇房错落有致地分布在山间,独特的建筑风格展现了哈尼族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智慧;彝族的火把节热闹非凡,熊熊燃烧的火把照亮夜空,人们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释放着热情与欢乐。

图片

绿春长街古宴

厚重的人文资源、多元的业态产品,为旅居客打造出一幕幕“向往的生活”。北京籍旅居客霍季民感叹道:“这里的一切,都让人为之神往。”

岁月凝思

收获红河的心灵滋养

踏访红河,清风暖阳抚倦意;旅居闲游,草木逸韵养性灵。

谈及在弥勒旅居的感受,热爱艺术的旅居客钟牧龙说:“弥勒是一个非常安逸的地方,我在这里可以挖掘很多文化,做自己喜欢的音乐,过着自在的生活,尽情享受人生。”

图片
弥勒东风韵小镇

从北方不远千里而来的李女士,兴奋地和记者聊起自己在红河的旅居生活。“初到红河,我就被这里的自然景观深深震撼。在这里,时间仿佛放慢了脚步,让人能够静下心来,真切地感受生活最本真的模样。红河的日出日落、光影变幻令人陶醉,随便按下快门,都能定格一幅绝美的画卷。这里的一切,都让我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好,也让我重新审视自己与世界的关系。”李女士说。

图片

旅居游客畅享弥勒自然风光 图源:云南日报

“红河州纬度跨度大,跨越了北回归线,13县(市)自然风光、人文风情各异,人们都能在红河找到适合自己的旅居之地。”山西籍旅居客杜春波在自媒体平台分享道。

图片
停放在路边的旅居房车

一村有院暖人心,慢品岁月烟火;全州是家迎远客,共赏山河盛景。展望前路,红河州将沿着文旅融合之路稳健迈进,以“一村有院全州是家”为笔,书写红河旅居的灿烂篇章,镌刻独属的印记。

责任编辑:陈楠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