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岁首,虽然已到隆冬时节,但在群山环抱下的元阳县逢春岭乡尼枯补村黑木耳种植基地,仍是一片繁忙景象。
早上8点,走进元阳县逢耳农业科技开发农场,老曹寨村委会村民李们像往常一样,正在细心地采摘木耳。无法外出务工的李们告诉记者,得益于黑木耳产业发展,她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从家到基地只有几分钟的路程,一个月工资3000元左右,既能照顾家庭,又能学到技术,日子过得有奔头。”李们说。
“这里的气候和湿度很适合种植菇类,我们在驻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2023年1月进驻,7月份投入生产。目前,这里是全州唯一的菌种制作基地,黑木耳种植规模达100亩,还种植了部分赤松茸,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元阳县逢耳农业科技开发农场董事长郭立范说,“我们把当地村民流转的土地进行集约化、规模化种植,村民既可获得土地流转费,又可以在种植基地务工获得工资,保证了村民在家门口就有稳定的收入。”
尼枯补村地处高海拔地区,平均海拔超过1500米,曾是交通闭塞、产业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村庄。州广播电视局驻村工作队入驻尼枯补村后,将产业振兴视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通过深入调研与精准定位,充分利用尼枯补村的自然资源优势,探索出一条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发展之路,帮助尼枯补村村民实现在家门口致富。
乡村要振兴,产业要先行。多方考察后,尼枯补村驻村工作队成功引进元阳县逢耳农业科技开发农场、文山州砚山县国田农业有限公司等企业在该村落地建厂。驻村工作队引进的这些企业在村子里积极发展中草药、茶叶、林下经济、黑木耳、赤松茸、三七等特色产业,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带来了先进的种植技术,通过“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模式,有效解决了村民担忧的销路问题。
菌香、药香、茶香溢满整个山村时,村民的口袋也鼓了起来。“为了促进乡村振兴产业结构优化,我们还发展了中草药‘艾纳香’种植及产品回收,我们与贵州的一家企业签订了框架协议,月底就开始动工,这个项目我得亲自盯。”尼枯补村驻村第一书记张俊刚刚病愈就马不停蹄地赶回村里,一心扑在“艾纳香”产业落地工作上,“如果按计划推动项目实施,将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让村民们干自己想干会干的事,把他们牢牢镶嵌在产业链上,真正实现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致富是果,产业是根,根深才能叶茂果丰。投资600余万元的黑木耳和赤松茸种植项目、投资260余万元的中草药种植项目、投资10万元的折耳根试点种植项目……自尼枯补村驻村工作队到村开展工作以来,已成功引进多个投资项目,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为尼枯补村的经济发展、农民增收注入了新的活力。
驻村更“驻心”。除产业帮扶之外,尼枯补村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45万元,为该村修建了老年活动室、公房和道路。普开福说:“驻村工作队不仅帮助我们解决了吃水、出行难题,还传授先进的种植技术,现在许多在外务工的村民也陆续回来了,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驻村以来,我付出不少也收获颇丰,虽有着对家人的亏欠和遗憾,但村民们一张张信任的笑脸、一声声感谢的话语,让我心中无比欣慰。”张俊说,“乡村振兴任重道远,我们将继续扬优势、补短板,利用尼枯补村的自然资源优势,重点发展林下经济,完善产业链,帮助尼枯补村村民进一步增收致富,走好乡村振兴发展路。”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