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近年来,开远市将促进就业作为夯实民生之本、回应民生之盼、增进民生之福的核心举措,全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做好重点群体就业保障,有效提升就业创业服务质量,推动就业创业工作再上新台阶。
在灵泉街道迎晖社区一个不到300平方米的首饰加工车间内,一批批首饰在流水线间穿梭,工人们热火朝天地赶制订单,一派繁忙而有序的生产景象。这里就是开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社区、企业为居民打造的“零工驿站”,它以准入门槛低、灵活性强为特点,吸引了很多附近的居民来求职。
居民王菊香说:“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时间自由,接送小孩方便。正常上班8个小时,一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晚上还可以把产品带回家里加工,这样每月可以拿到4000元至5000元。”
为进一步扩大就业空间,全方位、多渠道支持灵活就业,开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各乡(镇、街道)、园区企业,就土地流转、厂房租用、稳岗就业、产业帮扶等方面达成合作,在居民住宅聚集区打造“零工驿站”,把劳动密集型企业初加工岗位送到群众“家门口”,让群众就近就业、灵活就业,实现照顾家庭和增收两不误。
据开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副主任罗志介绍,目前开远市已创建“零工驿站”13个,涵盖小饰品加工、食品加工、蔬菜分拣、香包制作等,吸纳城乡居民就业1000余人。
谭冉2024年大学毕业后,一直怀揣着自主创业的梦想,在了解到大学生创业可享受担保贷款政策后,便前往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中心进行咨询办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就申请到1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024年10月,谭冉的小店顺利开张,精致的菜品和舒适的环境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顾客,小店的生意也越来越好。
谭冉说:“拿到贷款后,可以更好地完善店里的设施设备,小店的后续经营、发展也有了更好的保障,让我们更有信心了。”
近年来,开远市积极发挥创业担保贷款的扶持作用,全面落实创业担保贷款政策,针对创业者申请贷款没有抵押物和担保人的情况,推出了10万元以内免担保举措,全力支持重点群体创业就业。同时,开远市不断优化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创业服务流程,开通承办单位服务“绿色通道”,灵活安排审批频次,缩短贷款审批时间。
开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通过政府担保和政府贴息等举措,回应创业者“融资难”的需求,让金融活水流到创业组织内,实现扶持创业稳定就业的目标。
开远市紧紧围绕省、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聚焦主责主业,着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狠抓就业创业、人事人才、社会保障、劳动关系、政务服务工作,各项工作有序推进。2024年,全市发放创业贷款7964万元,带动就业839人;26个就业帮扶车间吸纳3000余人就业,农村劳动力转移6.79万人,5万人实现市内就地就近就业。一组组数据,反映了开远市就业工作取得的丰硕成果。稳就业、保就业、促就业,开远交出了一份厚重而温暖的民生答卷。
责任编辑:李彬武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