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年的春节快到了,因为不断重复,春节已经褪色了,不见奢想,不见华美。但正如春天一样,并不让人厌倦,相反,它让人美丽而温暖。当然,前提是你要融入世俗。世俗远了,远的是那种复杂和艰辛;世俗近了,近的是我们都是一个平凡而真实的普通人。
乡村的春节也许更像春节。孩子的新衣和压岁钱,干净的屋舍灶台和火红的春联,新置的鞭炮烟火,共同酝酿着喜悦。
普佳勇 摄
初一清早,走出家门,院坝里,田埂上,都是他们的乐园。城里人在高档餐厅里吃团圆饭也是一种新时尚,奢华也是社会的发展而理所应当。清新的田园气息自然没有,这一切似乎不可置于褒贬。身边的同事朋友在春节前几天就互相问候“回家过年吗?”
家的概念瞬间让大家心动,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久居城市的人似乎忘却了家的内涵,大家互相问候都是你住哪儿?在城里一般不说你家在哪儿,因为彼此心里都知晓“家”永远是生养自己的血脉之地。
普佳勇 摄
如果说我家住在某某小区,话虽然说出去了,但心里没有底气和不踏实,在这高楼如林的钢筋水泥楼房里,所谓的“家”只是一个睡觉做饭的地方,即使你再装修得富丽堂皇,也缺少温情乡音。
大都市里许多有钱人买了奢华的别墅,虽说天和地都是自己的,可都不敢理直气壮地说这是他的家,只敢小声地说那是他的会所。因为别墅里没有长辈和老人,没有他自己成长的足迹,更没有那种炊烟袅袅的乡愁,故不敢说是“家”。
普佳勇 摄
《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孟子》: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其实我理解的家就是亲人共同生活的场所,有长辈和父母,儿女子孙围着长辈在一起生活的地方。
鲁迅先生在《祝福》中反复描写的新的一年气象充满着牲醴和香烟,一种祝福的气息。此时此境,我们很容易忘记或忽略伟大与平凡、富裕与贫穷、死亡或病痛。
春节并没有罪,家、乡愁,也许是我们每一个人一生中相牵最美的一份释怀,家是你丰盈生命的一笔珍贵素材,一份感动、一如往昔,是千里万里遥寄于你的乡愁、牵挂。
普佳勇 摄
人间有一个最温暖的港湾是家。家,其实不限于空间,家更是一种时光,一种油然而生的心绪。有亲人的地方才是家,有家的地方才会释怀。
我出生在云南弥勒竹园一个叫大法车的村子里。那里有我的童年,有我最初的梦想,有我的儿时伙伴和残垣断壁的红土坯墙,有我许许多多田野里拿鱼摸虾的回忆……
还有那整日殷勤耕耘、脸上长满皱纹,满头布满白发的爹娘。如今,时代进步了,生活富裕了,网络发达了,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便捷了。然而开口的第一句话就只有那么简单的几句,祝福也只有字数格式统一的几句祝福,完了后委婉的,客客气气的挂掉。总感觉人与人之间隔着一层膜,谁也看不清对方在电话互相问候时,脸上是什么表情。
普佳勇 摄
我理解的过年其实就是过乡愁,因为乡愁是春节风雪封堵不住的温热,是回家渴望和团聚的梦想。有人说:家是夕阳西下时可供飞倦的鸟儿歇息的巢儿;是风雨狂泄时可供怜弱的鱼儿躲避的港湾;这时的家是向往的,是安定的。
小时候,对家的感觉是模糊的,只是餐桌上冒着热气的杀猪饭;只是在后院草垛里捉迷藏的乐园;只是受了委屈可以寻求呵护母亲的怀里,那时的家是甜蜜的,是温馨的。
现代阳光 摄
长大了,我到了弥勒县城工作成家生子,“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情愫已荡然无存。这时的家,只是可以任意挥霍索取的源泉;只是背井离乡时父母烦琐的嘱咐;只是想回就回的随心驿站。这时的家是自由的,给予的。
偶尔回老家,热心肠的邻居都在和我说,你父母都被你接到县城享福了,你家这个老房子不住么可以卖掉了,其实我何尝不曾想过,每年两次都要请堂哥堂弟们帮忙捡漏除草打扫卫生。
曾几何时脑海里也闪过卖房子的念头,但是我不想做卖“祖房”的不肖子孙,更不想以后别人问你是哪里的人,自己连根都没有还说我是大法车人。
现代阳光 摄
近几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的感觉日渐强烈,家成了洗涤繁杂与回归宁静的桃源;成了拂去烦恼和忧伤的净土;每个月都要带上年老的父母和妻儿愉悦地回老家,那种心情是说不出来的畅快。“鸟有一个巢,蚁有一个穴,人有一个家。”也许无需多说,家就是家,家就是心之所至、身之所归。家是最质朴的,最最自然的。
更让人高兴的事:过完年,春天也就来了!
作者简介:葛树人,男,傣族,中共党员,云南省群众文化正高级研究馆员,弥勒市市管专家,弥勒市政协特聘艺术家,弥勒市音乐舞蹈家协会副主席。从事群众文化专业工作20余年。先后在《中国文化报》《云南日报》《云南群众文化》《云南民族音乐》《红河文化》等报刊发表理论、文学、音乐作品300余件。2020年代表云南省到浙江江山市参加中国村歌大赛演唱《梦回巡检司》获三等奖。2020年创作歌曲《彝山恋歌》获云南省“奋斗杯”三等奖,2020年作词《五山之恋》获云南省原创歌曲大赛获二等奖。2021年创作的小品《脱贫路上》获云南省文化馆“回想2020——云南省群众文化脱贫攻坚曲艺作品征集评选二等奖”。2021年参与创作表演参赛的无伴奏混声合唱《嘎斯比勒》荣获云南省第十二届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金奖。
责任编辑:段灿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