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缤纷实践活动点亮青少年寒假生活

作者:赵晓悦  白一灿 欧阳莹莹 徐自鑫 羊思静 杨景贤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3日 07:08:30

 

孩子们展示“福”字作品

本网讯 今年寒假期间,建水县委文明办联合多部门,精心策划了10余项以“家乡”为主题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内容涵盖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科学技术、文学鉴赏、手绘创作、传统技艺、温暖传递、文化传承等方面。活动招募10名返乡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吸引了县内150余名青少年积极参与,不仅丰富了青少年的寒假生活,而且为建水籍在校大学生提供了社会实践的机会,加深了他们对家乡的了解和热爱。

1月20日,各学校寒假刚刚开始,建水县委文明办就联合建水县文博馆,开展“我在家乡逛展馆”“游家乡知家乡”文明实践活动。在文博馆内,大学生志愿者和青少年们通过聆听讲解,了解了建水历史发展脉络,拓宽了知识面,同时也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大家纷纷表示,要将这些文化知识分享给身边的人,并且在今后的生活中积极参与到文化传承的行动中来。青少年们还走进建水紫陶博物馆,了解建水紫陶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和艺术特色,以及建水紫陶小镇的创新发展规划。孩子们深深被紫陶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所吸引,大家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春节前夕,建水县委文明办还联合县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中心、县新华书店举办“春节探源”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讲述春节习俗、讲授带“年”字的成语、朗读“年”的故事、动手做“福”字画,让孩子记住春节的来源,感受浓浓的年味。

为了在青少年心中种下科技创新的种子,建水县委文明办联合县科协举办“科技赋能”文明实践活动。活动中,大学生志愿者纷纷“上岗”,为青少年们讲解科普知识,演示拱桥实验、盐水浮鸡蛋实验。智能小坦克、VR眼镜以及无人机,深深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志愿者一边操作,一边讲解其中的原理和机械知识,让孩子们初步了解人工智能和机械工程的奇妙。活动中,孩子们还亲自上手,感受科技的魅力。此次科技体验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通往科技世界的大门,也为科普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我在家乡诵经典”“我在家乡学安全”“我在家乡送温暖”……寒假期间,建水县委文明办组织返乡大学生观看《典籍里的中国》,研读《把建水写成一本诗》现代诗歌合集,分享了阅读心得,并把对家乡的热爱、对经典的感悟融入笔端,进行了现场诗歌创作;联合建水县消防救援大队举办了文明安全教育活动,组织青少年参观消防大队科普基地,体验消防装备穿戴,学习消防知识及各种消防用具的使用;组织大学生志愿者和青少年走进西林社区,为老年人送上冬日的温暖与新春的祝福。

不仅如此,为了丰富辖区内青少年儿童的寒假生活,缓解家长们“孩子看护难、作业无人辅导”的问题,2月5日,由建水县委文明办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招募10位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精心组织的“寒托班”正式开课。本次“寒托班”为期2周,通过“中心+志愿者”公益托管模式,让孩子们由“脱管”变“托管”,为孩子们打造了一个安全、快乐、健康、有益的假期学习成长空间。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