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河口县的特色农业产业迎来了丰收,为这片土地带来了喜悦与希望。
在河口镇的释迦果种植基地,种植户曾建文正站在自家果园中,满脸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种植的凤梨释迦果果肉奶白、口感软糯,带有凤梨的酸甜香气,深受市场喜爱。果树正值盛果期,预计今年的经济效益将达90万元。曾建文感慨地说:“释迦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甜蜜’,让我看到了产业发展的潜力。”
与此同时,在南溪镇官塘社区,村民们在翠绿的佛手瓜海洋中忙得不亦乐乎。农户龙继粉在县农科局技术员的指导下,采用“佛手瓜+旱稻”轮作模式,成功实现佛手瓜的反季节种植。今年,她家种植了3亩佛手瓜,预计产量在5吨至7吨,价格稳定在每公斤3元以上。佛手瓜产业的成功,不仅为龙继粉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而且为当地的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桥头乡的甘蔗地里,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甘蔗种植户田广树今年种植了20亩甘蔗,预计总产量达40吨,以每吨1200元的价格出售,预计收入5万多元。甘蔗产业的繁荣,让乡亲们看到了农业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群众的“糖罐子”端得更稳,“钱袋子”也越来越鼓。
在瑶山乡牛塘村,木薯产业同样为当地农户带来了丰厚的收益。2000余亩的木薯地里,种植户分工明确、劳作有序。种植户李国荣表示,木薯好管理、产量高、价格稳定,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好选择。据牛塘村委会副主任盘春光介绍:“今年牛塘村的木薯产量预计可达5000吨,产值约350万元。木薯产业的成功,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年来,河口县充分利用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大力发展反季蔬菜、特色水果等产业。截至2024年年底,河口县已成为全国反季节佛手瓜主要生产基地之一,佛手瓜种植面积1万余亩,产量约5万吨,产值超过8000万元。特色水果种植面积近30万亩,产量近50万吨,产值近20亿元。产业的发展,不仅为当地农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入,还为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河口县的特色农业产业丰收,是乡村振兴的生动写照。河口县将继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特色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