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点手机便能查看烟叶烘烤状况、完成种植合同签订;冬闲人不闲,种植户又开始忙着采摘烟后经济作物……2024年,我州以推进烟草农业现代化为方向,以烟叶生产“九高九好”为核心,烟叶生产创新与提质增效并举,烟叶收购总值、烟叶税、烟农种烟收入及户均收入4项指标再创历史新高,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数智赋能”让烟叶生产有“智”更有“质”
“嘀……”蒙自市新安所街道新庄村“90后”职业烟农何玉霞的手机响起信息提示声,一条预约机械专业队进行田间机械拔杆服务的信息显示在她的手机上。“现在通过‘香叶智农’微信小程序,就能实现农机、植保作业预约以及线上合同签订、购买农用物资……”何玉霞熟练地在微信小程序上操作着,向记者展示科技带来的便利。
2024年,我州烟草部门持续深化行业生产经营管理一体化平台集成应用。目前,“香叶智农”平台交易额达1.65亿元。
在蒙自市芷村镇岩峰窝村,烟区合作社专门配置了植保无人机、自动播种机、无人收割机、自走式覆膜机和移栽机等320余台智能农机装备。“烟农只需在‘香叶智农’微信小程序上提前预约,剩下的就交给我们。”烟区合作社负责人钟元外说。烟农李玉江家的300亩地靠着机械化操作,一天时间就完成了翻耕,不仅效率高,而且为农户解决了找工难的问题。
能用、好用、适用、实用,是机械化生产的关键所在。近年来,我州各地以推进烟区数字化管理为契机,加快空白环节的机械研发和现有机械改进推广。目前,全州综合机械化作业率达69.7%,同比提升3.7%。
“三型一盟”让“金叶子”变“红票子”
健全完善农业经营体系是适应“三农”工作新形势、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必然要求。近年来,我州积极探索,初步形成了“以‘三型一盟’(种植型合作社、服务型合作社、消费型合作社、云香印象产业联盟)为主、多种新经济组织形式共同发展”的烟区现代农业经营体系。
种植型合作社充分发挥村党组织领办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群众优势,做好产业统一规划布局、土地等资源要素整合等工作。目前,全州注册成立45个种植合作社,其中,15个获评“全省优秀村党组织领办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型合作社以专业化服务团体标准、定价机制、管理模式,提升合作社专业化服务水平、规范发展水平和烟农满意度。消费型合作社由单位员工、烟农、卷烟零售户三大社员群体组成,发挥连接广大烟农和集中统一采购的作用,助力烟农降本增效、创收增收。
隆冬时节,蒙自市芷村镇它尼白村的农户有条不紊地将采摘的红薯、蚕豆、芋头等作物装箱,准备发往江浙一带。
“以前土地零散,村民各自耕种,种植品种单一且收成不高。现在土地流转后规模种植,一年四季‘粮烟经’交替种植,亩产值近8000元。”当地烟农黄永钢说,这几年,村民把土地流转托管给合作社进行集中种植,省心省力省成本,一年还能双种双收。
土地流转和合作社“保姆”式托管种植,一改过去烟区种植地上半年种烟、下半年冬闲的状况,真正让田地发挥最大效益,实现多元增收。“这一模式不仅农时进度有保障,而且产量也有了明显提升。”当地合作社负责人张绍辉说,如今,合作社除了在烟区高标准开展土地全程托管服务以外,还在其他农业种植方面开展机械化种植、无人机作业等托管服务,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现代化。
数据显示,红河州提前21天完成2024年烟叶收购任务,实现烟叶税5.99亿元,同比增加0.1亿元;烟农种烟总收入29.76亿元,同比增加0.39亿元;户均收入7.51万元,同比增加0.3万元。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