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短戏《莫批阿波》的过程中,我时常被短短30分钟的戏曲呈现出的浓郁民族自信所感动。这应该是第一部展现哈尼族文化的舞台短戏,剧情虽短,但内涵丰富,它所蕴含的传统民族文化价值观念和人生感悟,透过舞台绚丽的灯光,向观众喷洒开来,给人们带来强烈的哈尼文化精神体验和情感引领,也引导着观众对民族文化的审美能力走向新的高度。
戏曲之所以能够成为人类恒久的艺术形式之一,是因为它在发展演进的历史长河中不断兼收并蓄,更是因为它始终关注并表达着人的情感思想、民族精神,以及人类文明的苦难与辉煌,其中,民族文化则给予了戏曲源源不断的素材和灵感,丰富了戏曲舞台的内容与形式。《莫批阿波》围绕哈尼古歌的传承,精心设计了两个简短情节:哈尼族创世史诗传承人莫批,其徒弟们学得半途而废外出打工去了,莫批心情沉闷。儿子儿媳今天也执意要打工挣钱去,因为莫批的大孙子考取了大学,小孙子考取了一中,学习费用高。儿子儿媳要去打工,莫批不让去打工,相持间,寨子里响起“见鬼了——”的慌叫声。原来,“鬼”是怪模怪样的白种人艾丽丝,她是不远万里跨洋来跟莫批学哈尼创世史诗的。就这样,儿子儿媳明白了传承哈尼创世史诗的意义,放鸟人波举也被感动了……
并不复杂的故事情节却隐含着文化传承与生活现实、人性和文化性的碰撞与较量,赋予了戏剧耀目的民族光芒、深邃的哈尼文化。剧中涉及的文化、历史、民俗、礼仪、观点碰撞等诸多社会内容丰富而宏大,总括了现代社会情感、人性、理念、道德、精神的种种层面。凸显了《莫批阿波》的社会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也是创作者以戏曲的形式为哈尼古歌的传承作出的一个贡献。《莫批阿波》的成功演出,也让我们看到地方戏曲艺术发展的宏阔远景,看到了哈尼剧发展的诸多可能,看到了中国戏曲乃至中国文化的无穷魅力。
哈尼族文化丰富厚重、绚丽多姿,有神话、传说、诗歌、故事、寓言、童谣、谜语等。其中,神话和传说是哈尼族文学中最古老的部分,如叙述万物来历的《创世纪》、讴歌人类战胜洪水、繁衍生息的《洪水记》、反映哈尼族迁徙历史的《哈尼祖先过江来》等,都是哈尼族口头文学中的瑰宝,也是地方戏剧创作取之不竭、极具艺术感染力的富矿。取材于哈尼族题材的电影就有很多,比如《山间铃响马帮来》(1954)、《黑面人》(1980)、《黑林鼓声》(1985)、《恐怖的鬼森林》(1987)、《无头箭》(1988)、《台湾情侣的奇遇》(1988)、《走进象群》(1989)、《云南故事》(1993)、《婼玛的十七岁》(2003)、《俄玛之子》(2008)、《爱未央》(2013)等。反观近些年,哈尼族题材的电影和戏剧反而鲜有所见。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千百年来,戏曲历久弥新,散发出日臻醇厚的魅力,其关键就在于与时俱进地不断萃取民族文化精华,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的创新发展。《莫批阿波》之所以给人耳目一新之感,也缘于形式与内容的全方位创新,以及对民族文化海纳百川般的精心融汇。
当然,《莫批阿波》也存在着不足。一是对白、唱词不精准、不优美。二是艾丽丝来访,被村民疑为鬼,似乎过于牵强。因为在资讯发达的今天,即便是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农民,也会通过手机、电视“见”过所谓的白种洋人,不会惊奇为“鬼”。当然,这是一种追求喜剧效果的需要,但应设计得符合事实而又天衣无缝,这也对创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期待更多戏曲创作者根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加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自觉,汲取营养与底气,以灵活多变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创新戏曲,让地方戏剧唱响更广阔的艺术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