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2024年,全州79%的财政支出用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年度10件惠民实事全部办结,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
数据显示,2024年,全州城镇新增就业3.6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6.95万人,全州整体就业形势保持稳定。建水县“巧媳妇金剪刀”等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就业品牌经验在全省推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9.46%,“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成效突出,社会保障呈现有力有效的局面。红河州率先在全省实现应急广播自然村以上全覆盖,哈尼梯田智慧旅游立体化监测系统入选全国优秀案例。
一个个实打实、暖民心的数据,交出了一份“走心”又“暖心”的答卷,诠释着我州“为民办实事,永远在路上”的信念,见证着我州用心用情用力办成一大批可感可及的民生实事。
“一老一小”、教育医疗一直是民生重点。在做好基础工作的同时,我州加大力度发展相关产业事业。2024年,全州教体事业得到提质发展,高考一本上线率达26.45%,同比增长3%;红河学院获硕士学位授权单位;红河县一中女足获全省第四届青少年足球联赛冠军;红河籍运动员杨昊获巴黎奥运会男子双人10米跳台金牌。
在医疗方面,全州99.3%的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达到国家标准,5个县(市)获评全省推进健康县城建设工作突出县(市),开远市创成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市。
在关爱“一老一小”方面,我州全力构建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在县(市)级街道布局具备全托、日托、上门服务、对下指导等功能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在社区嵌入养老服务机构或日间照料中心;在条件成熟的住宅小区设立居家养老服务点,并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模式,加速社区和居家适老化改造,全力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截至目前,全州建成城市公办养老机构27所、敬老院(区域养老服务中心)90所、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站)561个、老年活动场所(含老年活动室)1029个、老年幸福食堂39个,在省内率先实现县级失能照护机构县(市)全覆盖、老年幸福食堂县城所在地全覆盖、街道级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全覆盖。州、县两级成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14个,村(社区)“家长学校”1365个;组建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队伍96支,招募志愿者3000余人。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