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一列白色的“和谐号”高铁列车疾驰穿梭于红河大地,蒙自、开远、弥勒三城在钢铁轨道的串联下形成“半小时经济圈”,昆明至蒙自的通行时间缩短至2小时内。车厢里,越南游客兴奋地讨论着蒙自过桥米线与碧色寨的法式风情;车厢外,河口口岸的南溪河畔,边民李玉龙轻点“边互通”App完成了申报,正匆匆赶往北山国际货场准备查看货物。这些跃动的场景,正是红河州以开放为墨,在沿边发展的长卷上挥毫的时代印记。
从滇越铁路的百年汽笛到弥蒙高铁的银龙飞驰,从边民互市的传统印章到自贸试验区的智慧机械,红河州以“硬联通”筑基、“软联通”破壁、“心联通”铸魂,在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前沿门户征程中,绘就一幅“末梢”变“枢纽”的壮美图景。
“硬联通”激活发展动脉,让开放步伐越走越快——
3月31日,中国坝洒—越南巴刹红河界河公路大桥在河口县和越南老街省巴刹县同步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有力带动中国(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红河片区核心区、河口沿边产业园区的深度开发,对中越两国经济合作、扩大双向开放具有重要意义。
摊开地图,便能清晰洞察红河州独特的地理位置。它是云南省唯一既处滇中又是沿边的地区,恰好处于中越经济走廊主干线的关键节点,是中国通往南亚东南亚的前沿门户,区位优势与开放优势相得益彰,熠熠生辉。
回望2022年12月16日,伴随着动车组列车的呼啸声,弥勒至蒙自高铁正式开通运营。
2023年12月15日,弥蒙高铁开通一周年,累计发送“一带一路”越南、老挝、马来西亚等10多个国家和全国各地的旅客超177.84万人次。
2025年新年伊始,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经昆明海关所属河口海关关员监管验放后,从河口山腰站发出,驶向400多公里外的越南海防。“交通便利是关键因素。”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国际铁路联运安全快捷、稳定高效、绿色环保,为企业开拓东南亚市场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口口岸作为中越边境云南段最大的陆路口岸,也是中越两国重要的贸易通道之一。
随着中国进一步扩大免签国家范围并优化入境政策、中外旅客交往日益紧密,河口口岸正逐步成为贸易、旅游和文化交流往来的关键枢纽,跨境贸易持续升温,过往旅客络绎不绝。2024年,河口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查验出入境人数达569.42万人次、同比增长37.2%,有超过40个国家和地区的人员从河口口岸通关,河口口岸出入境人数位居云南省对外开放口岸之首。
优势在区位,出路在开放。红河开放发展的“加速度”,离不开通道建设的提速升级。近年来,红河州持续完善智慧口岸、物流、通道枢纽等设施,红河蒙自机场初步具备起降条件,弥勒东风机场飞行量、客流量均居全省通用机场第一;南溪河联检大楼正式启用,河口口岸智慧化通关项目终验投运,红河(河口)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入选国家建设名单,全州口岸进出口货运量、货值分别增长36%、50%,均居全省第二。
放眼红河848公里的边境线上,处处上演着从“地理末梢”到“开放枢纽”的蝶变。曾经的“边疆”是边陲末梢,今天的红河已经成为拉紧国内大循环与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纽带和链环。
“软联通”闯出开放新路,促双方互惠共赢——
踏入开远市绿色纺织科技产业园,如佑纺织印染有限公司车间内,智能化设备高速运转,生产的布匹接力奔向河口唐立特纺织品有限公司进行半成品加工,最终奔赴越南福寿省生产基地“变身”成衣出口,一条完整的跨境产业链就此铸就。
距离唐立特纺织服装产业园不远处的中国—东盟(河口)跨境电商物流产业园,每晚灯火通明,热闹非凡。50余个直播间里,中越双语的产品推介声此起彼伏,主播们热情洋溢,将中国特色商品全方位展示给越南网友。从服装、箱包、电子产品到紫陶、红米、普洱茶等国货、“云品”,下单后约5天便能送达越南消费者手中。
近年来,红河州持续与越南地方开展互访交流,邀请红河流域越南地方外事代表团赴滇考察,与越南老街省人民委员会举行工作会谈,接待了多批省级部门代表团;同越南老街省、莱州省签署多项友好合作协议,在交通设施互联、口岸贸易互通、边境执法互助、文化技术互动等领域广泛开展合作;外事、商务、交通、公安等部门与越南老街省对口职能部门建立了外事联络员制度,双边常态化会晤机制进一步完善,政治互信更为稳固,协调推动与越南等东盟国家规则、规制、管理、标准联通,枢纽节点作用日益凸显,迸发出强大活力。
人流如织、车流如虹,繁忙的贸易线路是红河州不断提升“内联外通”水平的生动注脚。红河州立足“一带一路”和“两廊一圈”的对接前沿和重要支点,构建起自贸试验区红河片区、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蒙自经开区、红河综保区、河口边合区“五区”联动发展新格局,建立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机制,探索出边民互市贸易“多地备案、多区交易”等模式,农产品出口增长100.1%,边境贸易增长67%,对越贸易占全省比重达62.6%。
随着《红河州加快对接RCEP行动实施方案》等一系列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政策文件的相继出台,红河州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2024年,河口沿边产业园区“一园三片区”加快建设,4个海外仓投入使用,形成“保税仓+边境仓+海外仓”模式;成功举办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吸引16个国家近千家企业参展参会,完成采购交易额124.49亿元、创历史新高;河口沿边产业园区核心区新签约项目28个、新开工项目15个、投产项目9个,实际利用外资1827万美元,规上工业总产值达857.57亿元、居全省沿边产业园区第一。
数字的背后,是制度创新的“破冰”、产业血脉的贯通,更是互惠共赢的生动注脚。
“心相通”搭起情感纽带,滋养命运与共沃土——
中国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以下简称《哪吒2》)在全球范围内掀起观影热潮,不少越南观众特地从河口口岸入境观看这部电影。来自越南安沛省的赵文光表示,影片有趣又感人,精致的画面和精彩的剧情让他印象深刻。
《哪吒2》之所以吸引不少越南游客跨境观影,除了影片本身吸引人,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两国日益深化的人文交流。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当夜幕笼罩河口县北山广场,灯火辉煌间,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的大幕徐徐拉开,这已然成为两国边民每年春节前夕心心念念的年度盛典。
舞台上,中越两国演员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如灵动的彩蝶翩翩起舞,中国的舞龙舞狮、民族歌舞活力四射,越南的水上木偶戏、竹竿舞韵味悠长,两国艺术在此交融碰撞;舞台下,两国边民欢聚一堂,掌声、欢呼声交织成欢乐的海洋,不分国界,共享团圆喜悦。越南老街省歌舞团演员周氏香眼中满是深情,她说:“我多次参演中越跨国春节联欢晚会暨边民大联欢活动,深感两国演员亲如一家,愿中越友谊如松柏常青。”
回首过往点滴,红河州与越南的友好互动已在岁月中留下诸多温暖印记。
近年来,红河州致力于为双边人民交往交流创造良好条件和氛围,“红河的月亮”中越诗歌朗诵会、“跨国春晚”等活动成为展示双方形象、增进文明互鉴的重要窗口,河口与越南老街双边的教育培训、卫生交流活动、人道主义救助等多领域会谈常态化开展,中越“两国六目的地”黄金旅游线路、“中国金平县—越南莱州市”国际道路客运班线深受两地游客欢迎,口岸人来人往,点燃了城市“烟火气”。与越方缔结了7对友好城市、10对边境友好村寨,进一步巩固了两地的深厚情谊……在彼此交往交流交融间,两国人民心灵契合,传统友谊绽放新花。
潮涌红河千帆竞,风起滇南万象新。从沿边产业园的机器轰鸣到跨境产业链的协同发展,从边民的欢声笑语到跨国春晚的歌舞交织,一个更具活力、更富温度、更可持续的沿边开放新高地,正在祖国西南边疆傲然崛起。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