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不仅展现了新时期思想认识的进步,而且是对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具的全方位提升,丰富了乡村建设的内涵。
近年来,建水县突出党建引领,以改善人居环境、优化产业结构、乡村综合治理、培育乡风文明为重点,内外兼修、蓄势赋能,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成功创建省级绿美乡镇1个、省级绿美村庄2个、州级绿美村庄98个,西庄镇新房村入选2023“和美乡村百佳范例”宣传推介名单,西庄镇绍伍村成功入选云南省第一批宜居宜业和美示范村创建名单,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了实践探索。
一、把党的领导贯穿全过程,齐心协力推进和美乡村建设
乡村建设首先要发挥党政主导作用,坚持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层层抓落实的分级负责制和党政领导干部包保制;积极发挥政府引领作用,通过制定发展规划和政策,为乡村建设提供战略引导和政策支持,通过项目和资金实现乡村建设基础性保障。其次,要把农民内部的动力激活起来,以农民群众的需求与意愿为出发点,丰富和拓展农民群众参与方式、渠道,让其在乡村建设中“说上话”“出上力”“做上主”。第三,要加大农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推动专业人才服务乡村、城市人才流向乡村,带动乡村就业和人才培育。同时,乡村建设还需要社会团体、企业组织等群体出力献策,引导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担保公司倾斜支持农业经营主体,合力推进乡村建设行稳致远。
二、补齐乡村基础设施短板,建设宜居和美乡村
增强乡村规划引领效能。立足实际,科学合理优化村庄布局、产业结构、公共服务配置,加强村庄规划编制统筹,扎实推进规划成果入库备案。严格执行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统筹好生态、生产、生活空间,维护好乡村原有地形地貌和历史文化,推进村庄规划实施管理。
推进农村基础设施补短板。进一步推进乡村路、水、电、气、农产品仓储冷链物流、信息网络、防灾减灾、数字乡村等设施建设,硬化村庄道路,完善农村供水工程体系,推进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实施数字乡村发展行动,持续推进数字乡村试点县建设,让乡村具备现代化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普惠共享体制机制,强化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养老等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推进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推动城镇优质教育、医疗资源下沉乡村;优化公共服务职能、创新服务方式,提高服务的便捷度。
三、增强村域产业发展能力,激活村域经济建设原动力
延伸产业链条促进产业发展。按照“做实产业链前端、做强产业链中端、延伸产业链后端”的发展思路,深化“农业+”产业发展链条,推动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支持县域企业与省内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开展农产品加工重点领域基础研究、前沿研究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进一步打造“种源开发—商品转化—产品生产—市场销售”闭环全产业链。
创新共促共富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机制。支持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健全完善“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和“股金+租金+薪金”等“共富联盟”发展模式,盘活土地资源,整合乡村振兴资金力量,通过村集体资产租赁、劳务用工、服务工程、股份分红等方式建立利益联结,组织引导农民加入各类生产、加工、销售、储运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享发展红利。
积极推进农产品品牌战略。商品流通部门要帮助农民建立有特色的品牌产品产地市场,集中销售本地名优农产品。涉农部门要加大品牌宣传和舆论引导力度,增强农民打造农产品品牌意识,鼓励和支持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等进行农产品商标注册,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带动企业、合作社、行业协会和农民走农产品品牌化道路。
四、推进乡村治理创新改革,强化助推乡村长效治理
加大主体激励力度,提高工作热情和能力。加大干部培训力度,统筹抓好村干部轮训工作,提高其政治觉悟、文化素养、管理能力和致富本领。建立健全激励制度,激发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同时,吸引人才回乡,鼓励村民开展自治,激发村民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多元主体共同参与乡村治理的良好局面。
充分发扬基层民主,保证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借助村组会议、意见栏等举措,建立民意收集、办理、答复的有效渠道,使村民真正参与村级事务的决策监督评议。同时,规范好村务监督委员会运行,保障好农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让村民自己“说事、议事、办事、主事”,做到村里的事村民商量着办,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履行义务。
加强乡村法治建设,夯实乡村治理根基。深入实施农村“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充分发挥“法律明白人”的积极作用,及时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推进建设富含本地特色的法治文化长廊,深化法治乡村建设,强化乡村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广大群众学法用法守法的自觉性。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构建一站式多元化矛盾纠纷化解机制,推进更高水平的平安乡村建设,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的平安、和谐、稳定。
加强思想道德引领,培育文明乡风民风。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持续开展“板凳会”“小方桌”等理论宣讲,深入推进乡风文明培育实践,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加强群众道德建设,提升道德素养。持续开展陈规陋习专项治理,注重用身边的事感召身边人,以点带面、示范带动,培育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和乡村文明新风尚。
五、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助推和美乡村增颜提质
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深化拓展村庄清洁行动,通过广播、文化墙等形式,引导群众积极行动起来,全面掀起环境整治热潮;强化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把党员先锋队、巾帼服务队等队伍组织起来,努力形成“党员干部带头,群众自觉参与”的整治氛围,并通过“积分兑换”“美丽庭院评选”等活动,增强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建立有队伍、有经费、有标准、有制度的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杜绝治与乱循环反复。发挥乡村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建立健全村民定期上报、自查以及互查机制,全面发挥群众监督作用,加快推进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
提高社会化服务组织参与度。目前,社会化服务组织在农村环境治理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政府部门应重视与这类机构的合作,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让他们参与到环境治理的各个环节,科学地为当地环境治理出谋划策。
六、活化村庄传统资源保护,留住乡村文化根和魂
加强历史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加强对历史遗迹、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积极探索“村集体+社会资本方+村民”的传统建筑租养模式,将长期处于闲置状态、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的传统建筑通过互联网平台面向大众认租,最终实现民族村落的活化利用。
深入挖掘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坚持走“乡土化”之路,各村应立足自身独特的自然、历史和人文景观,深入挖掘、继承、创新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将自己村落的文化特色转化为旅游吸引力。针对村内的相关特色文化资源招募文化传承人和文化宣传员,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业务水平和服务群众的能力。
因地制宜推动乡村旅游发展。打造乡村旅游,将传统技艺(如草编、竹编、雕刻、榫卯技艺)融入民俗活动(如团山“祭祖节”),让游客沉浸式体验石刻、草编艺术,获取“悦耳悦目”到“悦心悦意”继而“悦志悦神”的精神文化享受。一些少数民族村寨还可以通过举办民俗活动,向游客提供民族传统服饰,使其加深对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
促进优秀农耕文化活态传承。设立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专项资金,形成稳定的文化保护投入增长机制;构建以政府为主导,文化企事业单位、社会文化组织协会及乡民个体多元参与的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传承机制,鼓励相关企事业单位与地方高校建立产学研联合机制,重点开展优秀农耕文化的生产性保护与活态性传承的保护研究。此外,政府及文旅相关部门要对优秀农耕文化的保护与发展提供理论与业务指导,从而促进优秀农耕文化保护与开发、传承与发展相结合。
责任编辑:韦鸣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