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口之家的“归园田居”

作者:许扬  王金河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4日 05:30:27

 

刘兴国给花草浇水

在蒙自,碧色寨宛如一首藏着岁月秘密的民谣,吸引着无数旅人。一个来自四川成都四世同堂的十二口之家,怀着对宁静本真的向往,告别都市喧嚣奔赴于此,开启诗意温情的“归园田居”,书写乡村旅居的独特篇章。

近日,记者来到他们居住的民宿,看到带着一大家子来旅居的刘兴国正站在院子里,手持水瓢,专注地给花草浇水。水珠在阳光下闪烁,每一株绿植都被温柔以待。踏入小院,眼前的景象让人仿佛走进了一幅温馨烂漫的生活画卷:檐下逗鹦同唱乐,塌旁伴犬共观影,灶上鲜蔬齐摆放,此间岁月尽清欢。

据刘兴国介绍,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们了解到碧色寨这个地方,那里充满历史韵味的法式建筑、宁静秀美的田园风光,一下就击中了家人的心。于是,2024年春节期间,他们自驾来到这片土地,开启别样的乡村旅居生活,今年是第二次到访。

在这里,四季温润,既没有酷夏的炎热难耐,也不见寒冬的凛冽刺骨。这样舒适的气候条件,对于刘兴国97岁的母亲而言,仿佛是一剂神奇的良方。“自从来到这里旅居,老人家的身体和精神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老家时,冬季潮湿、阳光稀少,母亲外出活动总是受限,精气神也略显不足。可来到这里,她很喜欢外出散步,呼吸清新空气,步伐都轻快了许多,脸上的笑容也愈发灿烂,精神状态焕然一新。”刘兴国说,这一切,他看在眼里,暖在心头,这也是他选择再次来这里旅居的原因之一。

另一个原因,则是碧色寨的风土人情和历史文化底蕴。淳朴的民风、邻里间真挚的交往和互帮互助的温暖,让家的归属感在这里生根发芽。斑驳的站台、独特的建筑,都在诉说着百年铁轨背后的历史底蕴,每一次到这旅居,都是一场心灵的洗礼。

“踏入碧色寨,便被一种久违的温暖紧紧包裹。”刘兴国激动地描述道,“当地村民的热情好客,是流淌在岁月里的脉脉温情,让我们对此地感到些许陌生的内心,迅速找到安稳而温暖的栖息之所。村民得知我们是从外省过来旅居游玩时,就兴冲冲地到自家菜地里,采摘茄子、辣椒、番茄等各类蔬菜,装了满满当当的几大袋,送到民宿来给我们。”

刘兴国一家在碧色寨旅居时,正逢春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和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中,当地村委会热情邀请他们参与宰牛饭、篝火晚会和写春联等活动。“这里的工作人员很用心,在喜庆的节日氛围中,带我们一同感受当地的民俗风情,别有一番滋味。”刘兴国说。

碧色寨,是生活的诗与远方。“在这里的日子,仿佛时间慢了下来。每天清晨,伴着鸟鸣起床,呼吸着清新的空气,看朝阳一点点照亮整个村庄,内心无比平静。”刘兴国感慨地说,这样的生活节奏和状态,让全家人感到其乐融融。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