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开远市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提升工业发展质量,加强产业深度融合,做强优势产业,聚焦新能源,深挖产业链,把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技术优势、产业链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和发展优势,让产业集群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
粮食生产事关国计民生。眼下正是全国各地春耕用肥的旺季,为保障农业生产用肥,响应国家“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号召,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等国有企业主动担当,开足马力提速生产。“这趟发往新疆阿克苏的专列,10节车厢装载了300吨复合肥料。”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运营总监黄艾莎向记者介绍正在装货的列车。
为保障国内春耕用肥,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从生产端、销售端、物流端发力,厂内7条主要的化肥生产线全部24小时满负荷生产,每天生产的产品达10余个品种,产量在3000吨以上。云南云天化红磷化工有限公司营销中心运营总经理俞霄说:“除了传统的米轨运输外,我们还结合了周边蒙自火车站、个旧火车站等火车站点的运力,确保产品能尽快发往华北、东北以及新疆市场。”
化工产业只是开远产业集群发展的一个缩影。随着新能源的快速发展,能源产业的结构逐步优化,螺丝塘等5个光伏项目即将并网发电,崩打、岩子脚光伏项目开工建设,水电、新能源及储能装机占全市电力总装机比重提升至46.44%。全年发电量达96.76亿千瓦时,实现电力产值35.1亿元,能源产值达67亿元。
云南小龙潭矿务局有限责任公司作为煤电和煤化工主链条的重要一环,2024年,该公司原煤生产量达1430万吨,供应电煤847万吨,公司产值超30亿元,为红河州及开远市的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云南能投红河发电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陈旭表示,目前一期的产值在11亿元至12亿元,二期投产后产值约25亿元,对云南电网保供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产业和区域提升竞争力与创新力的重要载体。随着能源、化工等优势产业的深度融合,开远市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的集群效应逐步显现,工业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记者手记:
从“一煤独大”到“多链共舞”,开远市用实践诠释了产业集群的裂变效应,激活了区域经济的内生动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双轮驱动”,实体经济与开放经济“双向奔赴”,这座老工业城市正以创新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答卷上书写着“向新而行”的生动答案。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