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24年,云南蒙自过桥米线以60家品牌授权门店的亮眼成绩单,完成从滇南小城到世界餐桌的跨越。这项拥有300余年历史的国家级非遗美食,通过标准化品牌授权模式展现出新的活力,让非遗美食香飘四海。
作为滇南饮食文化的瑰宝,蒙自过桥米线于2014年便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其“一汤、二荤、三鲜、四蔬”的严苛工艺,承载着“过桥”传说的文化内涵,成为云南极具辨识度的美食符号之一。如今,通过“标准化授权+在地化创新”双轮驱动,这碗非遗米线正突破地域限制,走出一条新时代文化输出的独特之路。
在发源地红河州,31家授权门店构建起文化传承矩阵。走进过桥米线店,汤锅沸腾的蒸汽氤氲着百年技艺的温度——每日现熬4小时的土鸡高汤、蒙自直供的酸浆米线,以及遵循古法的“三烫”仪式,让每碗米线都成为可品味的文化记忆。蒙自过桥米线品牌授权大理店店主王志伟说:“我们不仅是卖米线,而且通过米线讲述蒙自的文化密码。用现熬鸡汤搭配大理山珍,这种‘在地化融合’让非遗焕新。”
旅游城市的门店成为文化输出的前沿阵地。蒙自过桥米线品牌授权丽江店店主董家宝深耕行业二十载,每年到蒙自研修技艺,其门店推出的腊排骨过桥米线,巧妙融合丽江风味与蒙自传统,日均接待量突破千人次。“游客说这是‘舌尖上的非遗体验’,我们不仅希望为食客提供一碗美味的米线,而且希望成为云南美食的文化使者,让更多人了解并爱上云南的饮食文化。”董家宝说。
作为云南特色美食的代表,蒙自过桥米线近年来在海外市场取得了显著进展。3家海外门店严格遵循标准,从食材溯源到汤底熬制,每个环节都确保正宗。结合当地饮食习惯创新后的过桥米线,既保留传统精髓,又契合当地口味,让外国友人惊叹“一碗米线吃透中国饮食智慧”。
“标准化不是固化,而是为创新护航。”蒙自过桥米线产业协会会长刘雯琦表示,品牌授权体系在统一品控的前提下,鼓励门店开发“在地化”创新产品,通过守正创新模式,既守护了非遗本真,又激活了市场活力,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拓展的良性互动。
从滇南小城的地方特色,到香飘四海的连锁品牌,蒙自过桥米线的蜕变彰显了中华美食的文化自信。当这缕“非遗鲜香”飘向世界,传递的是舌尖美味,更是中国饮食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永恒魅力。
责任编辑:卢晔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