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在七彩幻梦中我见到了小学同学苏影。那里阳光和煦,绿荫遍地,湖水泛蓝,环境异常优雅。我们在如毯的草地上尽情嬉戏……
梦是甜美的,醒来后,思绪连翩,又重新将我带回金色的童年。
苏影,她白皙的皮肤,细小匀称的个子,瓜子脸型,仿佛葱根一样娇小的鼻梁,薄薄的嘴唇,双双的眼皮,机敏的眼神,加上齐耳短发,显得灵气而秀美。说个子细小,并非矮小,殊知那时我们都是十来岁的孩童。她口齿伶俐,声音清纯,讲起话来有如涓涓细流,汩汩脆响。我爱听她讲话,也爱跟她讲话。
大约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她父亲来初甸面条厂工作,她插进我们班。读到五年级,也许是她父亲调走了,她不知不觉也离开了初甸。以后是继续升学,当上教师、医生、工程师,或是跟她父亲一样当一名工人,不得而知。反正从此我再没见过她。
农村小学,由于种种原因,大部分同学成绩都较差。但她鹤立鸡群,是班上成绩最好的一个。她与我座位毗邻,有时疑难的课题常常相询解释。可能家庭困难,她有时会请假不来上课,但事后一定补好作业。由于她的聪慧与刻苦,每次期末考她都是佼佼者。班上有个姓李的男同学,人挺老实,但成绩很差。她无数次耐心地帮助她做作业,有时到吃饭时间还没走。那种诚挚友好的态度令人敬佩。
大多数同学都喜欢上音、体、美等副科,我和苏影也不例外,都喜欢打兵乓球。共同的爱好兴趣,三年的同窗共读,我们接触较多其实是在球台前切磋球艺。
苏影反应灵敏,出手快,抽杀有力,很有点女将风度,常使我们难予招架。至于乒乓球桌,不过是一张用木板钉成的简易桌子,摆在学校月牙塘边的大院里,接缝有指头宽。桌上没网,我们用竹竿搭在砖头上当网。条件虽差,但却是上体育课及课外活动的最佳场地,它伴随我们欢乐地度过了美好的童年。
教室旁边有一棵枇杷树,每到夏天,金色的枇杷满枝满串。课余时间,大家像麻雀似的馋得老抬头往上看。一次,有个男同学爬到树上用竹竿敲枇杷,枇杷像雨点般落下来。同学们欢腾雀跃,你争我夺。我跑上去抢了两三串。苏影呢?空空如也,委屈地站在一旁。我当即毫不犹豫滴分了两串给她。
学校庭院中有个围着花砖的小荷塘,塘不大,我们叫它“月牙塘”。由于我比较喜欢美术,从小又读过王冕的故事,对荷花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课余时间常常望着塘里的荷花出神。苏影也喜爱荷花,她有时与我一起坐在花砖上呆呆地观看亭亭玉立的荷花及在荷花上空萦绕飞翔的蜻蜓。我们在陶醉、遐想,然而谁知谁在想什么?
进入五年级,C城团市委召开少先队优秀干部代表会,我与苏影均为出席的代表。在幼小稚嫩的心灵中,能代表全校七、八百同学到市里开会,再荣耀不过了。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兴高采烈地乘车到了C城,又一起讨论发言提纲。
短短的七天是在紧张愉快之中度过的。一天下午,我用脸盆洗脸,不慎被破烂的盆边划破了手,红红的血珠浸出手指,苏影见了走过来,顺手掏出她的小花手帕,二话没说拉过我的手,给我包扎起来。瞬间,一股友爱的暖流涌遍我的全身。看着她那纯朴、认真、诚挚的样子,当时我感动得差点哭出来,鼻子酸溜溜的。
她以为我很疼,轻轻地问我:“很疼吗?要不要到医院看一看?”我摇摇头。话不多,却语重心长。无声胜有声,好一会我们相对默默无语。这是她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也是最好、最美、最后的印象。
不久以后,她像一只雪白的鸽子飞离了初甸,飘逝在远远的天际。从此再也没有回来。好长一段时间,我的心里一片空白,脑子里反复闪现出她那娇小的身影。工作后也曾在原来的同班同学中打听过她,但杳如黄鹤,无人知晓。
苏影走了,她离开我和全班同学,跟着她的父亲悄悄到别的地方去了。苏者,高洁也,一种可入药的白色小花,曰:白苏;影者,飘忽不定也。与她的名字一样,她是那样的清澈透明,纯洁可爱,令人难以忘怀。
在人短暂的一生中,有的事更为短暂,犹如抛石击水泛起的涟漪,虽一刹那,却让人动情、留恋。在我的心目中,苏影是一位纯情的少女,是一位善于帮助别人的好同学。多年来我多么希望见到她。能见到她显然是一种愉悦。但是,不能见到她却因她而产生许多美丽的故事、美好的回忆与遐想,不也幸福快乐吗?
写于1993年6月24日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