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因地制宜发展旅居红河,全力打造“旅居云南·红河最好在”品牌,红河州积极探索“1138”旅居红河新模式。即“一村有院 全州有家”的旅居主题,整合13个县市资源,提供乡村旅居、度假旅居、医养旅居等8种不同业态的产品,实现旅居游客在州内1个旅居村院居住,即可畅享全州旅游便利和服务,体验不同主题的旅居业态,实现全州范围内“换房旅居”、轮流旅居的闭环模式,让“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红河一个最云南的地方”叫响社会,努力把红河建设成宜游、宜养、宜居、宜业的旅居目的地。
在文艺的弥勒东风韵小镇,置身充满艺术感的建筑下,与来来往往的游客们一起,感受艺术的魅力,做真正的自己。
在这里,不必匆忙,随心而居。
东风韵小镇万花筒艺术馆,是“离你内心最近的童话城堡”。在这个别具特色又充满美感的建筑里,红酒文化、彝族阿细人的火文化,都融进了红砖砌成的城堡里,远远看去,就像一堆红酒瓶堆在那儿,艺术的具象化让这里更具诗意。

今天,走进万花筒艺术馆,不仅可以欣赏建筑之美,也能听钟牧龙乐队的艺术家们用音乐吟唱的红河故事。
走过很多城市的音乐人钟牧龙,来到弥勒很偶然,因为这一次偶然,让他留下了。
偶然之间,钟牧龙背着吉他,来到了弥勒。在整个弥勒城里面到处去走去看,去感受生活。深度体验之后,他发现弥勒是一个非常美丽、融合了诗和远方的地方,所以他最后选择在此定居,成为了弥勒的“新市民”。
钟牧龙说:“弥勒是一个非常安逸的地方,我也在这定居快5年了,在这儿可以挖掘很多的文化,可以做我自己喜欢的音乐,过我自己最爱过的生活,并且可以去创造很多我爱的旋律,写很多的故事,交很多的朋友。”
钟牧龙用两个字总结弥勒,就是“好在”。第一是因为弥勒地方好,好山、好水、好风情,好文化、好日子、好价钱。第二是因为这里让人待着舒服,在这儿,整个人没有什么焦虑感。曾经写的东西是为赋新词强说愁,来到弥勒之后,写的东西都特别阳光,很恬静,不会焦虑。
来到弥勒,跟这里的少数民族朋友交流之后,让钟牧龙感受到和很多地方不一样的感觉,人与人之间的真诚和热情让他决定在这个城市去做真真正正想做的事情,把根扎下去。“这座城市包容了我,在这里,我重新找到了自由感和创造力,这是一个艺术、生活的地方。就像我的那首歌写的:我要把我的余生贡献在这里。”钟牧龙如是说。
留在弥勒后,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人情,滋养了钟牧龙的音乐创作灵感。他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组建了钟牧龙乐队,并创作了《东风韵》《阿细跳起舞》《嘎斯比嘟》《滇池》《春池嫣韵》等歌曲,还在弥勒发了第一张民谣专辑《东风韵·谣·钟牧龙》。
如今,钟牧龙不仅在东风韵做音乐,还开了一家名为「钟牧龙的窝」的音乐酒吧。夜幕降临之后,这里会成为东风韵夜间最浪漫最有生活气息的地方,大家相聚在这里,吹着晚风喝着啤酒,听钟牧龙用音乐表达他对生活的热爱。
在东风韵,钟牧龙用自己的方式、自己的认知,自己的爱好、自己的审美去装饰他的“窝”,用自己喜欢的、觉得好的文化去填充他的酒吧。在这里,钟牧龙写自己的歌,唱自己的歌,交自己想交的朋友。他说:“自由音乐人,不是感受,是答案。”
花海几谢几开,倦鸟归巢依然在。在东风韵,艺术、音乐、美食正在生根发芽;来来往往的人们在这里感受、创作、旅居,一起做生活的艺术家。
文丨孙思漫
图丨红河文旅 弥勒文旅 钟牧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