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玛简收》是哈尼族口耳相传的一部古老叙事长诗。在哈尼族口传文献中,这部长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流传地域最广、涵盖人口最多的哈尼族文化样式。《都玛简收》流传的范围涉及到了世界上所有哈尼人聚居的地域。哈尼族是个跨境而居的民族。他们主要生活的地方,除我国滇南的哀牢山区、无量山区和澜沧江流域的部分地区外,还有部分生活在缅甸、泰国和老挝的北部山区。他们中的部分人虽然称为“阿卡”,但同哈尼族同种同源。在他们中也有《都玛间收》的故事流传。虽然流传各地的版本不尽同一,但其中的主要人物简收姑娘,以及遮天大树的主要情节是相同的。《都玛简收》结构宏伟完整,情节生动形象并跌宕多姿,人物形象鲜明突出。堪称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百科全书。
白者黑 摄
长诗中的主要人物简收姑娘是天神的女儿。“白云怀了她的身体,风雨孕育了她的骨肉”。她是“天神降下的女儿,地神生出的姑娘。天神奥玛给了她聪明,地神迷玛给了她智慧。太阳月亮给她美丽的样子”。即使是这样的出生,这样的样子,但她也没有完全超凡脱俗,她有人间烟火情感,有凡人的七情六欲。长诗就是通过她为抗争不公的命运奔走各地的经历过程,形象地反映了哈尼族口传文化的所有事象,包括衣食住行、婚丧嫁娶、节日庆典、宗教祭仪等各类有形的民俗活动,以及思维方式、人生态度、处世规则、道德伦理、审美意向等无形的意识形态。其中有不少内容是包含着重大的现实意义。例如保护自然生态,与外界自然环境和谐相处,以及各民族团结一致共同奋斗、战胜黑暗迎来光明等故事情节,充分体现了哈尼族传统文化中蕴涵的优秀精华。
《都玛简收》叙事长诗中,有一个重要情节是,主要人物简收姑娘奔走各地所杵的拐杖,在今云南省红河州绿春县境内的阿倮欧滨一带演化成遮天大树的故事。这个遮天的大树叫“缩最合都玛绕”意为叫“合都”的树王。这棵简收姑娘拐杖演化成的大树王,“不到三天,根茎窜过了七条大江;不过三夜,根须爬满了七座大山;不过三早上,树杆长成了顶天的大柱;不过三晚上,树梢伸进了天神‘莫咪’的家里。高大的树身挡住了太阳的眼晴,浓浓的叶子蒙住了月亮的脸盘”。由于太阳和月亮都被大树王“缩最合都玛绕”遮住了,大地被黑暗所笼罩,伸手不见五指,变成了“黑洞洞的天,黑洞洞的地”。人们要犁田,见不到犁和田;人们要挖地,见不到锄和地。人们只好在牛角上栓挷上腊来照明犁田,却把粗壮的水牛角烫成了一道道的疤痕;把火把拴在羊角上来照明犁地,却把羊角烫成象弯曲的枯藤。“一次犁死了九条牛,收得的谷子却不满三背箩”“栽下的秧苗有七十七箩,栽秧的女人有七百七十人,插秃了七百七十个女人的手指。”“秋收打谷子的男人,打了九十九天,收得的谷子却不满三背。”天下的哈尼同世间的其他人都生活在黑暗的苦难中。就连那些生活在野外的飞禽走兽、昆虫飞蛾也同人类一起受苦。
人类决心改变这种现状,飞禽走兽们也要找回太阳和月亮,他们都要赶走黑暗追回光明。于是人们便派出各种动物先去探寻造成黑暗的原因,最终他(它)们发现原来是简收姑娘的拐扙演化而成的树王遮住了光明。于是人们决心砍倒这棵大树。但是这是一棵神奇的大树,砍了又长,砍的速度追不上长的速度。哈尼人砍了,汉族人也来砍了,河坝的傣族人也来了,山上的瑶族也来了,彝族、拉祜……各族各类的人们都来了。他们同心协力,象山中的大藤子一样纽在一起,最终在已飞升到天宫中的都玛简收的点拨下砍倒了大树王。树砍倒了,人们又派出各种野生动物去数树的枝杆、树叶、树根、树节等。它们回来告诉说,树的枝杆有十二个,一年便有十二个月;说树的叶子有360片,一年便有360天;说树根有30个,一个月便是30天……。从此,哈尼人便有了纪年、纪月和纪日的历法。
白者黑 摄
我们说,《都玛简收》是百科全书式地反映了哈尼族传统文化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不少内容,至今还在闪耀着很强的现实意义的光芒。仅就上文所引的内容就反映出哈尼族梯田农耕活动的艰辛,农耕物候历产生的背景。把各种飞禽走兽赋于人的思想感情,同人类同受灾疫苦难,又共享明媚阳光,直观地折射出了哈尼族尊崇自然,与外界自然和谐共处的传统观念。哈尼族是个信奉万物有灵的民族,他们认为世间的万事万物,包括一切动物和植物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都禁忌无故剥夺其生命,都应该同人类一样各循其理,各居其所,相安无事。
哈尼族有很鲜明的包容忍让,以人为善的的民族性格特征。在哈尼族漫长的迁徙和整个历史过程以及现实状况,都突出地反映了这样的民族文化心理。《都玛简收》的许多情节中也折射出这种思想观念。这样的观念无疑是同当前保护自然生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以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思想是相当吻合,所以《都玛简收》被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名录。
但是《都玛简收》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其所折射出的重大的现实意义尚未完全揭示和发扬。期待各界深入研究和开发,以让这部长诗在现实中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责任编辑:吴丹希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