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州博物馆:跟着文物穿越在历史和现实之间

作者:王若杰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11日 15:28:31
博物馆是让一个地方历史和文化重现的殿堂,红河州博物馆也不例外。在博物馆,时间是切片,也是隐线;是静止的湖,也是惊涛的海。
透过历史的眼眸,站在岁月的肩膀上回望,在红河州博物馆这间“住着往事的房间”里,时空似乎被打破,我们可以看到历史的厚重和生命的多彩。它以历史发展和时代演进为基本脉络,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文物展品分片区集中陈列,展现了红河这片古老神奇的红土地上人类的起源、繁衍以及文明的兴起和进步所留下的历史遗迹。
红河州博物馆坐落在蒙自市红河广场西侧,于2003年12月建成,有文物藏品9497件,是红河州唯一一所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为国家二级博物馆、国家3A级景区、云南省科普教育基地。 

何松涛 / 摄

岁月的长河悠悠而过,总有些宝贵的东西,隽永不变。结合了中西方优秀传统文化的设计风格,让红河州博物馆在红河广场别具一格。
一进入博物馆,色彩艳丽、以哈尼族为代表的红河州11个世居民族的刺绣作品让人眼前一亮,瞬间就感受到了红河少数民族“穿的是艺术,戴的是神话”的独特服饰风格。
如果是第一次走进红河州博物馆,穿过雕塑群、大型民族刺绣、红河州地形沙盘模型,会对红河州的历史和民族文化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中庭是连接序厅和环形走廊的枢纽部分,主要展出碾制锡矿的巨型石碾,复原了旧时锡矿工人艰苦劳作的场景。

何松涛 / 摄

红河州博物馆楼梯的设计很特别,让你感觉不到博物馆内楼梯的存在。参观了一楼后,就顺其自然地沿着一道缓坡,转着圈,欣赏着眼前一幅幅精美的展示着红河州壮美自然风光和人文风情的艺术照片,在惊叹和享受中不知不觉就到了二楼和三楼。
这个转着圈有着楼梯功能的锥形缓坡,设计灵感来自红河少数民族转山和圈舞的习俗。锥形体造型上,装饰着丰富多彩的民族图案和纹饰,而风格各异的窗口造型则来自少数民族对日月水火的崇拜,可谓是红河州博物馆设计的点睛之笔。
漫长的岁月长河中,红河先民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不朽的文明,在以“古老神奇的红河”“绚丽多彩的红河”“富饶美丽的红河”为主题的展厅中,展出有化石标本、青铜器、陶瓷器、书画、近现代文物、民族服饰和民间传统手工艺品、民间乐器、宗教祭祀用品等1000余件,代表着先人不朽的科技成就和艺术才华,凝聚着祖先的辛勤汗水和聪明才智。
“古老神奇的红河”展厅,以历史发展和时代演进为基本脉络,通过不同历史时期文物展品分片区集中陈列,展现了红河这片土地上人类的起源、繁衍以及文明的兴起和进步所留下的历史遗迹。
历史文化展厅展线设置由史前文化厅、青铜文化厅、陶瓷文化厅、书画厅、交通展厅、锡文化展厅等6部分组成。

何松涛 / 摄

走进“绚丽多彩的红河”展厅,是以红河州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各族人民在历史迁徙、繁衍生息中留下的珍贵文化遗产为基本元素的展览,内容包含各民族服饰、各民族日常生活生产用具、宗教祭祀用品、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尼梯田景观图片以及土司文物等,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全州各个民族独特的文化状态和历史风貌。
徜徉在红河州博物馆,触摸人类文明的脉搏,沉浸于历史文物的精美,岁月的长河悠悠而过,红河的人文历史、社会百态会让穿梭于其中的人们产生无限的遐想,红河呈现出的多元文化也会带给人们应接不暇的欣喜,岁月早已使古老的文明化为一颗颗沧海遗珠,但是我们相信,水何澹澹,历史的洪流将再一次激起文明的浪花。

责任编辑:目则珠江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