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西县——沿“霞客路”碰撞“文化+旅游”新火花

作者:尚秋媛 发布时间:2023年06月03日 04:09:10

W020230601708569137736_600.jpg

阿庐古洞风光

在红河州的北部,一个“古、朴、绝、奇”的溶洞群正默默讲述着泸西与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徐霞客的故事。

1638年,徐霞客来到广西府(今泸西县),用11天的时间,游广西古巷,登秀山远眺,看矣邦茫茫,听东寺晓钟,望东山烽火,探盘江流向,并两度进入被誉为“云南第一洞”的泸西阿庐古洞考察,在《滇游日记》留下了“江山之娇当桂林,溶洞之奇数阿庐”的评价。

W020230601708407835491_600.jpg

阿庐古洞风光

自此,徐霞客成了泸西阿庐古洞的第一位“旅行推荐官”,在他的笔下,这个规模宏大、结构奇特的典型喀斯特地貌溶洞群成为古往今来无数人向往的“地下园林宫殿”。在徐霞客的广西府之行中,还通过实地考察,对矣邦池(现黄草洲国家湿地公园)留下了分析:“矣邦池之南,复有远山东西横属,则此中亦一南北中洼之坑,而水则去皆透于穴矣。”

W020230601708360461537_600.jpg

阿庐公园

在泸西的矣邦池、知府塘、文笔山、广福寺、万寿寺、圭山、南盘江等众多江河湿地山脉,徐霞客均留下了足迹与论述。如今,沿着“霞客路”,泸西县的传统历史文化资源与旅游文化发展新业态正碰撞出新的“火花”。

曾经的黄草洲湿地公园是徐霞客笔下的洼地,若他穿越380余年,再度踏足黄草洲湿地公园,必会惊艳于其“人间仙子”的天姿风采,他将目睹到这片曾经的洼地现已水草丰饶,景色迷人,鸟类成群结队,栖息觅食,自由翱翔。而当徐霞客故地重游,进入阿庐古洞,他会看到一个将自然景观和旅游服务结合的景点,会沉醉于古洞中未探索到的更多奇幻风景,也会在灯光照射中更加流连于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和鬼斧神工的岩石造型。

W020230601708427033770_600.jpg

阿庐古洞

泸西县生态环境优良,旅游资源丰富,是一座四时花香的高原花园城市,曾荣获中国“天然氧吧”称号。在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同时,泸西县深入挖掘旅游发展潜力,大力推动旅游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推进泸西康养旅游目的地建设,多渠道、多载体、多角度擦亮泸西旅游名片。

在泸西县永宁乡,神秘的城子古村背山面水,碧水环绕,绿野铺陈,民居依山顺势,呈梯级向上,全村1000多间土库房首尾相连,与山坡融为一体。有一种旅行叫到城子古村落走一走,静静地漫步在古村,探索民居,品尝泸西特色烧洋芋,远离生活的烦躁和喧嚣,只管在旧时光里静静地品味古村散发的原生态气息,听其诉说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W020230601708471705820_600.jpg

地河

文旅融合发展的“生活圈”在泸西并不少见。利用现有的自然旅游资源,泸西县着力发展康养旅游,依托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吾者温泉等资源,把白水等乡镇建成乡村康养宜居小镇。同时,整合自然村落生态、民俗文化,招引企业开发精品农家乐、主题民宿、森林拓展训练等,将菊畹生态文化村、周依村等塑造成领略自然风光、品尝农家美食、感受文化传承、体验乡村生活的乡愁胜地。

从“火把节”“祭山节”“祭祖节”“密枝节”到“遇见·菊畹”、红高原梨花文化节……系列民族文化旅游项目迸发出新活力,高原水果、烧洋芋、烟熏火腿、羊汤锅等特色美食不断吸引着外来游客,泸西县成功让民族文化在文旅融合发展中绽放异彩。

W020230601708494090965_600.jpg

洞口

通过创建旅游品牌,加快文旅业态融合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提升公共服务基础建设,泸西县的文旅融合发展已呈多元化势态。截至目前,全县共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级公园4个,省级旅游示范村9个。

巍巍东华山,悠悠南盘江,沿着徐霞客曾经的足迹,泸西的秀美风光将再度打动更多游客。

图片由泸西县委宣传部提供

责任编辑:佚名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3120240002  网络视听许可证2510473号   滇ICP备11001687号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电话、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电话:0873-3055023  涉未成年人专用举报邮箱:hhwjjbb@163.com

中共红河州委宣传部主管  红河网版权所有  未经红河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